潜伴是兄弟姐妹,在水面观察情况的安全监督员是兄弟姐妹,随时准备入水救援的考古队员也是兄弟姐妹。2018年,上下川岛,潜水作业已近20分钟,船上的监督员紧盯着海面,和往常一样,两股气泡在水面上平缓移动着。不觉间,一股气泡停止移动,大家迅速意识到,他们要么是找到了沉船,要么是在水下遇到了危险!

据白宫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已听取了此次枪击事件的简报,美政府已向当地官员提供支持。

南宁5月25日电(黄令妍 杨陈 王以照)5月25日,广西预制菜产业联盟揭牌成立。广西预制菜产业进入了协同式建设、集群化发展的新阶段。  据悉,广西预制菜产业联盟由广西农垦集团、龙光生鲜食品公司、柳工集团食品投资公司等45家企业发起设立,旨在整合广西全区预制菜相关种养、加工、运输、政策、科研、金融、媒体等资源,构建广西风味特色的健康食材供应链平台及食品制造全产业链体系,促进广西预制菜产业走出去发展,提升产业效益。  广西是农业大省区,农产品具有种类丰富、富硒、绿色、有机等特点,且多个农产品产业规模在全国领先,发展预制菜产业基础扎实,优势明显。预制菜产品集中展示。 黄令妍 摄  广西农垦集团当天当选为广西预制菜产业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甘承会介绍,集团作为广西食品产业发展龙头,产业链覆盖食品研发、种养、加工、流通、金融服务和人才培育各个环节。新成立的联盟将充分发挥广西绿色生态优势,塑造预制菜优质品牌,立足广西、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奋力向全国乃至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开拓。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智宇表示,广西举办了2022中国—东盟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建成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桂林米粉产业园、玉林国际香料交易市场等一批预制菜产业重点园区。该厅将会同相关部门,锚定加快建设广西农业强区的目标,谋划好预制菜产业布局,出台配套政策,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指导,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助力广西乡村振兴。  当天,广西预制菜产业联盟企业组织了300多种预制菜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充分体现广西“桂味”预制菜的特色和优势。(完) 【编辑:刘欢】

川观新闻

中新网重庆4月18日电(李晨)将珠子穿入鱼线,打结、交叉、拉紧,组合成叶子、花瓣、翅膀等图案,再发挥灵感设计造型……记者见到李红燕时,她正在客厅沙发上制作手工挎包。一把剪刀、几袋亚克力珠、几串鱼线,这些看似平常的材料经李红燕之手,摇身一变成为造型精美、构思巧妙的工艺品。

为期6天的2023全国游泳冠军赛5月6日晚在杭州落幕,共有三人三次打破亚洲纪录,一人一次平亚洲纪录,一人一次打破全国纪录。这样的表现,让泳迷们期待中国游泳队在4个多月后亚运会赛场上同劲敌日本队展开第一的争夺,同时希望其在7月的福冈世锦赛上超越去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的1金4铜。应该讲,两个目标都完全有可能实现。

三星堆迎来国宝“大禾人面纹方鼎”

“我们那时候要自己背着橙子,天没亮就起床,爬山路到镇子上卖。”回忆起刚开始种植的几年,谭光俊和谢克香满是心酸。

5月19日电 据“国台办发布”消息,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9日应询表示,经向有关主管部门了解,即日起恢复旅行社经营台湾居民来大陆团队游业务。  有媒体提问,今年“五一”假期,大陆各地旅游市场火热,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收入均超过2019年“五一”假期。请问大陆方面会开放台湾来大陆团队游吗?  马晓光表示,经向有关主管部门了解,即日起恢复旅行社经营台湾居民来大陆团队游业务。我们热忱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旅游观光,游览大好河山,看看各地发展新貌。 【编辑:刘湃】

酒泉5月29日电 (记者 马帅莎 郭超凯)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在会上表示,截至2023年3月,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已完成初选阶段选拔工作,共有一百多名候选对象进入复选阶段,有10余名来自香港和澳门地区候选对象进入复选。  林西强表示,为满足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需要,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已于2022年全面启动,按照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组织实施,计划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包括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类,并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  林西强指出,截至2023年3月,已完成初选阶段选拔工作,共有一百多名候选对象进入复选阶段,其中航天驾驶员来自陆海空三军现役飞行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主要来自工业部门和高等院校,特别是有10余名来自香港和澳门地区候选对象进入复选。  林西强表示,总体来看,“四选”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选拔工作。如果港澳地区的候选对象通过复选和定选,可于明年初进入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目前看,一般要经过两年半左右的训练,通过考核后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基本条件,但具体执行任务的时机要根据飞行任务总的规划、要求及空间应用项目进展情况等统筹确定。(完) 【编辑:杨彦宇】

“手机上装了七八个招聘软件,海投了无数岗位,一个合适的实习机会也没找到。”近日,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留言称。

海日妮萨·麦麦提托合提曾是当地一名家庭主妇,在豆腐店上班,不仅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还能挣钱贴补家用。

提到吃自助,不少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怎么吃才能回本”。在社交媒体平台,相关的教学贴也数不胜数。2017年,红极一时的连锁自助品牌金钱豹倒闭,还曾被网友戏称“大家吃垮了金钱豹”。

【港澳台专线】海峡两岸家书特展在福建泉州开幕  中新社泉州5月19日电 (吴冠标)骨肉天亲 血脉相连——海峡两岸家书特展19日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幕,通过一千余封不同时期的两岸家书及相关实物,立体、直观地呈现两岸关系的生动画面和感人情节。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展览开放部副主任庄小芳说,此次展览分“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维桑与梓”等部分,从家人、故乡、国家的角度层层递进,透过家书内容和写信人生平事迹等方面的解读,提取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展示两岸同胞间唇齿相依、守望相助的手足情谊。  “只有日夜思家、思娘、更想念着你们”“心里也是很想回去看看”……展览上,一封封饱含真情实感的两岸家书,书写着见字如面的嘘寒问暖、家长里短的牵肠挂肚、故土乡邦的离愁别绪,更寄托着爱国如家的深情大义。5月19日,骨肉天亲 血脉相连——海峡两岸家书特展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幕,展出一千余封不同时期的两岸家书及相关实物。 中新社发 吴冠标 摄  “很感动,让我想起了早些年写给大陆亲人的家书。”来自台湾的吴肇熙老人每走到一组家书前,都要驻足许久。他1949年跟随家人到台湾生活,一直和大陆亲人有家书往来。近年来,他时常往返两岸,亦通过网络和大陆亲人随时保持联络。  吴肇熙说,如果更早知道有这么一个展览,他也愿意动员家人把珍藏的两岸家书捐赠出来,“这些都是两岸间心连心的证明”。5月19日,台胞吴肇熙老人走进“骨肉天亲 血脉相连——海峡两岸家书特展”展厅,每走到一组家书前都要驻足许久。 中新社发 吴冠标 摄  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研究部副研究馆员黄晖菲的眼中,“维桑与梓”部分的林硕卿系列家书最让她印象深刻。黄晖菲是此次展览的大纲编撰者之一,为了这个特展,她和同事们从上千封两岸家书中整理出数十个家书故事呈现给参观者。  “林硕卿先生是福建南安人,1948年赴台。他将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多次捐资支持家乡建设。”黄晖菲告诉记者,2015年林硕卿不顾严寒、高龄和医生劝阻,毅然踏上返乡路,可见其思乡爱乡之心。  近年来,福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迁台记忆文献资料”征集活动,让两岸家书等涉台文献资料,重回大众视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2019年开启“两岸家书”抢救性征集与研究工作,现有馆藏家书近3000件,时间跨度超过百年。(完) 【编辑:田博群】

中新社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刘亮)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31日透露,为保障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今年将重点关注新兴“网红”玩具和“三无”文具用品安全问题。  在当天召开的关于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段永升指出,今年市场监管部门梳理民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和风险较大的儿童和学生用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重点产品方面,将聚焦新兴“网红”玩具,包括解压玩具、磁性玩具、弹射玩具、指尖陀螺、臭包、炸包、假水玩具、厨房烹饪套装玩具以及盲盒玩具等。同时,还将关注存在危险的文具,以及相关儿童和婴幼儿纺织产品和用品。  针对有关突出问题,段永升表示,市场监管部门除了将聚焦“网红”玩具的化学、物理、可燃性危害问题之外,还将重点关注校园周边商店销售“三无”、警示说明缺失或年龄标识不规范的危险文具产品。  近年来,中国市场监管部门综合运用质量监管、执法稽查、信用监管、标准认证、缺陷产品召回、网络交易监管等多种手段,加强儿童和学生用品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护苗”行动多点开花。  据统计,CCC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实施以来,儿童玩具合格率由不足40%上升到96%。2022年至今,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实施缺陷消费品召回活动919次,涉及数量1692.3万件。其中,儿童用品召回308次,共计733.9万件。去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儿童和学生用品领域质量违法案件4371件,涉案货值1978.20万元人民币,罚没金额2193.09万元。(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社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金旭)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正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侨团负责人与会。会间,在多位侨领分享的故事中,侨团之于海外华侨华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5月9日,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正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侨团负责人与会。会间,在多位侨领分享的故事中,侨团之于海外华侨华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加拿大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成立于1985年,目前拥有100多个团体会员。加拿大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翁国宁表示,侨团是联络亲情乡谊、弘扬中华文化的纽带,“为增强侨社成员和海外华人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感,我们坚持举办春节、端午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也邀请各族裔朋友参与其中,更好促进民心相通。”图为芬兰华人科技协会会长郭明。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侨团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哥斯达黎加是新世纪以来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中美洲国家。为让当地民众了解中国,哥斯达黎加华侨华人华裔协会会长翁翠玉曾创办当地第一本中西双语周刊杂志《工商》,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推广中国文化。在她的努力下,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和北京成为友好姐妹城市,“中国城”的建成成为两座城市友谊的象征。“积极为住在国同中国各领域交流合作牵线搭桥是海外侨团义不容辞的事情。”她说。图为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施东方发言。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住在国是侨胞的第二故乡,侨胞在海外生存发展,也需要积极融入住在国,为当地社会作出贡献。”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施东方介绍,“在菲律宾,很多聋哑人面临上学难的问题,为帮他们争取到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坚持办学,在16个地方成立聋哑学校,培养师资,教授手语。”他说,会继续举办救援赈灾、开展义诊等活动,用爱心扶危济困、救急救难,展现华人形象。图为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吴昊发言。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芬兰华人科技协会会长郭明认为,凝侨心聚侨力对建设和谐侨团有重要意义。“作为科技社团,我们的成员大多是从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学者和科研人员。协会会定期举办学科交流会,为汇报演讲设置奖项,大家在交流中增进了解,也能碰撞出科研的火花。”他分享道,海外侨团要为侨胞营造良好环境和友好氛围,发挥每个人的闪光点。图为加拿大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翁国宁发言。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如何促进海外侨团薪火相传、永续发展?新加坡金鹰集团执行董事陈昱廷表示,海外华文教育至关重要。华裔新生代学习中文,了解中文背后的文化沉淀,才能加深对祖(籍)国的认识,继而看懂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成就。她介绍,陈江和基金会于2020年在华侨大学设立了陈江和“一带一路”人才发展基金,未来将继续资助更多优秀青年来华留学,深刻感知中国。图为哥斯达黎加华侨华人华裔协会会长翁翠玉发言。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吴昊表示,侨团的成立最初是为了抱团取暖,团结互助。随着华侨华人社会的不断发展,华侨华人社团也需要新鲜血液。“我们要以身作则,为华裔青年做好榜样,也需要以心会新,答疑解惑,让他们发挥出自身优势,成为民间友好交往的可靠力量。”图为新加坡金鹰集团执行董事陈昱廷发言。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谈及未来规划,侨领们不约而同表达了相似“心愿”——加强社团联谊,加深侨团合作,应对各种考验;坚持为侨服务,以心会新,共筑中国梦。(完) 【编辑:李太源】

几乎是在电商直播兴起后,杭州四季青服装街区的批发市场就成了直播间主播和其背后的MCN机构新的阵地。没有直接数据显示当时整个四季青到底有多少档口在做直播,但档口月销售额涨几倍的故事,刺激着档口老板的心脏。夏露回忆,“在这些批发市场,有的主播一晚上就能卖出去几千件衣服。”

随着游客出行需求的新变化,淳安研判旅游趋势和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近郊游、露营游等产品,推出了涵盖运动、度假、休闲、康养等旅游形态的“千岛湖旅游100种玩法”。今年以来,淳安县接连开展四大国有A级景区第一季度免门票、旅游产品新春采购大会等活动,并配套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和旅游产品,进一步刺激旅游在复苏中实现迭代升级。据统计,三年来,淳安县新建成开业了明豪国际会议中心、地中海酒店、滨江云顶桃源等一批旅游项目,新增17家旅行社。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6日电(王逸飞)由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打造的“红色学府大讲堂”之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党课视频近期上新。该校副教授陈旭峰以“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为主题进行分享。

上海5月17日电(樊中华)“近年来,信息消费新趋势、新热点颇多,特别是以虚实结合、扩展现实、数字IP为代表的‘元宇宙’,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智能终端,数字人、AIGC、Web3.0应用、AI大模型等新一代数字产品,正在不断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增长、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动力。”  17日,在2023上海信息消费节开幕式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在发表致辞时指出,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兴起,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深化,新模式、新形态、新服务是推动信息消费快速增长的新引擎,“上海正积极抢抓数字化改造新机遇、推广信息消费新模式,壮大在线新经济业态、加速信息消费新浪潮,持续打响‘上海信息消费节’品牌。”  早在2015年,上海就率先举办了国内首个国际信息消费节。2020年起,上海将信息消费节作为“五五购物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于每年5月17日举办,全力推动信息消费成为经济快速复苏、稳定增长的重要新动力。  数据显示,2022年的上海信息消费节共举办活动百余场,邀请千余家重点企业集中推介一批优秀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最终拉动信息消费金额约39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推动小红书、商米等15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数量位居各省市第一;推动上海盒马X会员店、商米之家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2022年7月,上海市成功荣获工信部“全国信息消费优秀示范城市”称号。  张英表示,为进一步发动信息消费市场活力,提振群众消费信心,上海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信息消费示范应用,引领消费新风尚。鼓励企业提供元宇宙、NFT、AIGC、Web3.0等新领域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为群众提供信息消费新体验。  二是加快完善信息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消费新体验。加大5G网络建设和优化力度,加强全市算力资源统筹、调度和共享,满足消费者对高清视频、VR/AR、云游戏、AIGC等新型信息消费的需求。  三是加快培育信息消费新业态,创造消费新动能。支持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数字文化等新兴信息消费领域的发展,形成一批具有上海特色的数字化产品和内容,激发消费者对信息消费的兴趣和需求。  据悉,今年的上海信息消费节聚焦“元数之邀”,将推出“1+3+N”的主题活动,即一场开幕式、三大板块活动、N项社会参与活动,为市民百姓带来信息消费新体验。(完) 【编辑:田博群】

此外,长治市党政主要领导带头与高校对接洽谈,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地举办“人到山西好风光”长治专场引智引资推介活动。目前,长治市已与省内外149所高校、28个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柔性引进370名高端创新人才。

  川观新闻记者 张立东 摄影 欧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