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拼音
    当前位置:首页>环境新闻

    蓝厅观察丨中亚五国元首话峰会

    发布时间:2023-06-05 14:32:44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中新社香港5月9日电(记者 韩星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9日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时表示,将于10日率领特区政府代表团前往重庆访问3天,并见证成立两地合作机制。

    湖州5月20日电(胡丰盛)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说:“选择比天赋更重要”。选择一座城,需要感觉,更需要理性,唯有双向奔赴,才能彼此成就。5月20日,浙江湖州未来大会在南太湖龙之梦开幕,1.3万名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在绿水青山中寻觅知音。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国内首个以“绿色智造”为特色的试点示范城市,“绿色发展”是湖州标签。  在这里,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好风景中办公成为不少青年理想的选择。  “我们研发无人机集群这一创新性成果,让无人机在安吉茂密竹林中自由穿梭,实现了高精技术和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的博士生、无人飞行器智慧感知技术竞赛冠军周鑫,3年前跟随研究院的建立来到了湖州,实现了自己的飞跃。  “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湖州美不胜收。在这里,办公室与绿水青山只隔一块玻璃,“人在风景中、举目皆风景”成为现实。安吉数字游民公社、“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等项目为青年创造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女博士赵星飞对此深有感触:“刚来(湖州)德清,我就被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吸引。”“一见钟情”后,2020年11月,赵星飞和她的公司——浙江曲蔓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便扎根德清。  有了强大的“后台”支撑,赵星飞全身心投入产品研发,“天然植物多糖基绿色纳米新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项目”成功入选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业团队。  如何能让人才成为新湖州人?人才服务是关键。  活动当天也是“湖州人才日”。这是湖州专门为人才打造的专属节日,因“5”的发音和“湖”发音接近,表达“湖州爱你”的寓意。  在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下,湖州16年来已累计引进“南太湖精英计划”人才项目1632个。此外,湖州还通过建立“周三人才恳谈会”机制,打造人才会客厅,已累计举办36期服务人才273人,答复解决问题530个。  “我们想向全世界释放湖州渴求人才、礼敬人才的强烈信号,推动更多人才与湖州双向奔赴、彼此成就。”湖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臧雷鸣介绍,通过设立“湖州人才日”,湖州将加快构筑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发展生态。  “我们对前来应聘的应届毕业生,还给予一定的应聘补贴。在市内各高铁站及杭州萧山、上海虹桥、南京禄口三大机场安排招聘接送专车。”湖州人社局副局长朱新江补充道,湖州还给青年人才准备了丰富的“遇见理想城”线上大礼包,包括消费、旅游、交通等文旅体验券,让人才深度体验湖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历史。  “青年引领未来,青年事关未来,青年决定未来。”中共湖州市委书记陈浩说,未来大会的主角是青年,湖州对青年有期待,湖州的未来靠青年。  “湖州的未来,在(青年人才)近悦远来的奔赴中。”作为湖州的“首席运营官”,陈浩亲自向现场的青年人才做起了城市推荐。他说,湖州是一座懂青年、爱青年的城市,正在致力打造体现青年价值、发挥青年作用、赋能青年成长的“青创新城”,让青年才俊得其所、展其华、尽其力、出其彩。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是亲手创造它。在湖州这座‘爱奋斗,不躺平’的城市里,每位青年才俊都能找到奔跑前行的同路人。”陈浩说,希望能够通过未来大会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成为湖州的城市合伙人。  本次大会举行了“青创湖州·筑梦未来”百家高校湖州行、“智汇湖州·共赢未来”中国·湖州高端人力资源峰会等子活动,发布了中国青年企业家南太湖宣言。同时,本次大会还举行了“湖聚英才·未来可期”青年人才万人招聘大会,发布了湖州全球英才“招募令”,推出1.2万个优质就业岗位,其中包含1000余个博士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青年人才需求,湖州在大会期间还安排了草坪音乐节、露营节、民宿节、人才联谊等潮流活动,让青年人才感受当地开放包容的人才生态。(完) 【编辑:唐炜妮】

    中新网哈尔滨5月3日电(仇建)哈尔滨机场5月3日发布消息,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哈尔滨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航班2090架次,预计运送旅客27.8万人次,起降架次和旅客量均超2019年同期水平。

    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认为,“五一”假期掀起餐饮业消费热情,对于全年消费提振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将进一步激发餐饮业投资信心,有助于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潜力,助力国内经济向好向稳发展。(人民日报)

    中新社湘潭5月28日电 题:定制化家庭医生渐入中国普通民众家  作者 张雪盈  81岁的刘泽芬家住湖南湘潭人口密集的老式小区,老伴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需长期服药。今年五月,老伴因肾病引起脚水肿,苦于床位紧缺难以及时住院治疗。当家庭医生王家曼带着医护人员上门治疗时,刘泽芬惊讶于就医也可以这样“简单”。  2016年,中国开始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通过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和家庭医生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获得个性化、定制化的医疗服务。  经多年发展,该模式成为缓解中国看病就医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从前看病耗时费力,现在只需在指定时间前往对应医院科室,即可完成就医。”刘泽芬告诉记者,常规检查与康复治疗均可在社区医院进行,当家庭医生认为需进一步检查时,会将健康档案转至上级合作医院,省去了排队挂号等步骤。  “家庭医生其实就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领团队获得“湖南省优秀家庭医生团队”荣誉的团队长熊海波认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目前面临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高发等挑战,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民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要。家庭医生按需上门服务,让地处偏僻、就医不便的居民也能享受到系统连续的公共卫生服务。  得益于签约的家庭医生,湖南“95后”的彭爱华拥有了一个相对舒心的孕期。“家庭医生在孕期会提醒我定期产检,在产后上门为宝宝进行身体检查与健康建档,宝宝的疫苗接种、生病用药均有记录。”  推行家庭医生模式并非一帆风顺。湘潭市家庭医生巫龙灵丹回忆,居民过去因就医惯性,更偏向前往三甲或专科医院就医,无形中加剧了医疗堵塞与个人就医成本。  巫龙灵说,刚开始,大家质疑家庭医生的诊疗建议。但一段时间后,受益的居民口口相传,逐渐改了大家的观念了。“有些签约居民觉得有个无话不谈的医生朋友也不错,就推荐自己的熟人过来签约。”  如今,中国各地都结合各自情况探索定制化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四川成都将各社区微网格员纳入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同时家庭医生主动加入各“微网格”,双方建立紧密联系。安徽在全省城市与农村实现家庭签约服务全覆盖,并建立起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对家庭医生签约和履约在线监督。  根据2022年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35年,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将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完) 【编辑:刘阳禾】

    蓝厅观察丨中亚五国元首话峰会

    4月24日,澎湃新闻记者在京东、天猫等电商渠道搜索“红牛”已无法找到华彬公司生产的红牛饮料产品。

    西宁5月15日电(贾克文 张添福)实施农村牧区供水保障工程、拉网式排查农村牧区饮水问题、推动农村牧区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记者15日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该省立足省情水情,确保农牧民喝上放心水。  据了解,2022年,青海省巩固拓展水利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方面,完成投资3.15亿元,共计实施304项农村牧区供水保障工程,受益人口达76.59万人。  此外,在2021年青海省农村牧区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全省农村牧区水费收缴率达到97.4%。  2022年,青海省水利厅先后制定印发《青海省“十四五”农村牧区供水保障规划》《2022年青海省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工作要点》,全力做好农村牧区供水保障顶层设计。  青海门源“1·08”地震、大通“8·18”山洪灾害发生后,青海省水利部门现场核实农村牧区供水工程受损情况和灾区农牧民供水保障情况。青海省水利厅在妥善有效解决国家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反馈农村牧区饮水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全省各级水利部门逐村逐工程多频次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日前,青海省水利厅召开党组会议,安排部署2023年巩固拓展水利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相关工作。青海省水利厅负责人表示,将立足省情水情实际,积极争取各类资金用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锚定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新建和改造农村牧区供水工程,推动农村牧区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工程规范化改造及农村牧区供水保障维修养护项目建设。  此外,青海省水利部门将逐村逐工程进行全面排查,动态监测脱贫地区、脱贫人口、供水薄弱地区和供水易反复人群饮水状况,及时解决各类农村牧区供水问题。持续推进千人供水工程水源“划、立、治”工作,推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按要求配备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强化县级水质检测中心水质巡检和千吨万人水厂化验室水质自检,确保民众喝上放心水。(完) 【编辑:田博群】

    救援人员循着声音找去,然而对方的呼喊在山里夹杂着回音,忽远忽近,无法清晰辨别准确方位。救援人员手机定位上双方距离的计数单位来回变动,经过反复尝试和寻找,最终在一天门上方的悬崖处找到了紧贴山体的冯女士一家。

    5月4日以来,江西先后有10(市、区)出现特大暴雨,29县(市、区)出现大暴雨,强降雨导致宜春丰城清丰河堤出现溃口,目前溃口封堵情况如何?一起看↓


     已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