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代代,苗家姑娘出嫁都要穿上一身纯手工绣制的嫁衣。在苗族人口占96.7%的化屋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苗绣技艺。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知全局。快递业支撑着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合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快递业务量跃增,反映了国家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向好,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在不断提升,国民消费需求在逐步恢复,向外界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2020年3月,祖国母亲来到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考察时强调,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川观新闻
长春5月20日电 (郭佳 杨柳 王大业)记者20日从吉林省电力交易中心获悉,今年前4个月,吉林电网达成外送合同167.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73%;外送电量70.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77%,外送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作为中国松辽清洁能源基地核心区,最近十年,吉林省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增长了363%。截至今年4月末,吉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566.3万千瓦,同比增长29.2%。 为拓展清洁电力消纳空间,国网吉林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国网吉林电力”)与发电企业共拓外送渠道,扩大省间交易市场份额,达成了配套新能源和火电直接参与交易、其他新能源省内置换的策略。 四天前,吉林省送青海省月内电力交易第二次出清,两地成交电量1.06亿千瓦时,其中风电8480万千瓦时,火电2120万千瓦时。此前,两地已成功交易过多次。 国网吉林电力介绍,将吉林省用电低谷时段的电力外送青海省,实现了两地风电、光伏资源昼夜调剂,电力余缺互补,进一步拓展了吉电外送消纳空间。 2022年,吉林电网首次接入中国特高压电网,当地新能源电力得以高效送往华北华东地区。2023年,吉林电网力争外送交易电量达200亿千瓦时。 国网吉林电力介绍,预计2023年底,吉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1800万千瓦,超过煤电装机容量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完) 【编辑:钱姣姣】
一根针、一条线、一群人,指尖技艺如何变身“指尖经济”?17日,记者走进万州,探寻“针”功夫“绣”出幸福生活背后的故事。
新裤子乐队上海演唱会延期举行
比如,4月21日,上交所对*ST紫晶、*ST泽达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程序时,相关投资者保护机制同时启动。*ST紫晶中介机构拟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用于先行赔付适格投资者的投资损失;上海金融法院当日称收到泽达易盛普通代表人诉讼起诉材料,投服中心表示,将依法接受投资者特别授权,申请参加该案并转换特别代表人诉讼。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至少有两个层面值得特别关注,一是产业链安全,二是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
今年“五一”期间,浙江各地还积极承接“味美浙江”溢出效应,结合本地特色菜系,推出大量美食盛宴。杭州启动“味美浙江·烟火杭州”2023休闲美食系列活动暨武林消费季·运河悦享生活节,日均客流量达到2万人次,日均交易额45万元。宁波发布“十大海鲜打卡点”消费地图,举办“第二十届桑果文化节”。台州开展“味美浙江朵颐天台”餐饮消费欢乐季活动,累计客流量达10万人次。在“味美浙江”及假期效应带动下,“五一”期间,二维火监测,浙江6200余家餐饮企业累计营业额及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41.11%、40.51%。
20多年来,民航甘肃空管分局日均保障架次由2001年的171架次增加至2200余架次,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019年首次突破1500万人次大关。面对近年持续繁忙的空中交通航线和不断激增的旅客吞吐量,不可或缺的空中交通管制和调配,成为保障航空飞行安全的重中之重,“空中交警”的工作压力亦持续增加。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记者夏宾)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6日在参加“2023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时发表线上讲话谈及美中关系,他认为,两国需要重建信任,并降低投资壁垒。
◎韩思琪 时隔十几年,连接此时与彼时,在不同的时代里追缉同一个谜题故事,用横跨十余载甚至几十载的破案过程串起剧情,将人物的命运起伏镶嵌进时代流动的全景图中——如此编织剧情在今年格外流行,于是我们看到了《狂飙》《平原上的摩西》《他是谁》《尘封十三载》。主角们为自己心里的“执”,在各自的命运里被生活打磨、蹂躏、辜负,仍要提起“剩勇”去追“穷寇”。 近来“高开爆走”的《漫长的季节》亦是如此,豆瓣开分9.0,完结后升至9.4,难得的叫好也叫座。剧集完结后热度不减反增,想看与在看人数同步快速攀升。 《漫长的季节》何以封神呢? 真正打动人的,一定是“人”的故事 《漫长的季节》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剧集。以工业化成熟度为代表的创作,往往重剧情、看重故事性,用精巧的结构骨架去讲故事。而另一种作者性更强的创作,则多选择人物为先,看向更细腻的血肉塑造。 主演之一秦昊说:“悬疑是壳子,内核是人生。”诚如此,《漫长的季节》的重点首先是人物塑造,镜头紧跟着人物,构图、取景框、色彩全部服务于人的处境。而时代的切片,经由角色投射为一种纵深的思索,勾连起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脉搏。从时代的火车头上下来,是王响这类人一生的寓言。 无意拉踩,也不能说是要在二者之间划分一个高下。只是,在当下这个疯狂分心的短平快时代,《漫长的季节》选择的其实并不是一条具备国民度优势的路。因为所谓更适应于倍速时代观众耐性的国民度优势,往往依靠前面说的“故事性”,一如《狂飙》编织的大开大合、刀砍斧凿的剧情转折,精巧而爽利。 《漫长的季节》则选择以人为先,几乎所有的角色单拉出来都能够充当一部文艺作品的主角。这更像是经典文学的审美趣味,剧中人的“人设”都很难去概括——他们不扁平,每个角色都被赋予了丰腴的内核。 王响,典型的东北味儿“爹” 范伟出演的王响是《漫长的季节》的灵魂人物。1997年,他是意气风发的火车司机,开得了二十挂的钢铁巨兽,是桦钢连年的劳模。敬业、爱岗、正直,真正地把桦钢当作自己家。同时,他也有一些作为东北男人“典型范本”的缺点:偶有一些小的攀比和虚荣心(多次强调父亲是挖建厂第一铁锹土的元老,自己是“根正苗红”的钢厂接班人)、色厉内荏、对领导唯唯诺诺、对内有大家长式的权威。 儿子写诗被他发现,“打个响指吧,他说,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他马上会摆开“爹”的架势:“诗这玩意儿,讲究个合辙押韵,第一句,打个响指吧,第二句就应该是,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 你能看到他随时随地在进行的“价值圈地”,通过对儿子的否定来圈定他的话语权、定义权。但他的“爹”,不只讲权利,也讲义务,“责任”二字刻在了王响的血液里。所以当丧子、丧妻后,他想卧轨自杀,最后却被一声婴孩儿的啼哭唤醒,挣扎着活下去,去直面人生避无可避的痛苦。 在第11集,王响与龚彪、马队三人喝酒唱歌,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说“人生不如意者十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声色光影,笑中带泪,悲中带喜,意味深长。最终的结局,老年的王响与壮年的王响“相遇”,壮年王师傅豪迈中不知大厦将倾,老年王响反复叮嘱“向前看啊!别回头。” 龚彪,乐观的东北老舅 秦昊出演的彪子,人如其名,彪,坚定的人生如梦主义者。 作为上世纪90时代的大学生,他从前途敞亮的天之骄子到干啥啥不成的出租车司机,除了他性格里的不够靠谱,更是时代寓言的承受者。面对生活肉眼可见的步步坠落,“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龚彪接受了一切,“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他没有心结,活在当下,甚至有一种当下颇为推崇的“松弛感”,如同黄油化开一样。 龚彪就像东北最常见的娘家老舅,亲切、善良、穷大方,无所谓吃亏、不计较、出事时也愿意出头。同时,又有一点儿油嘴滑舌、插科打诨,没有什么坚挺的事业野心。成家后,坚定地不伸手帮一把家务,婚姻生活把自己心中的“朱砂痣”过成了“蚊子血”,一地鸡毛。 龚彪的故事线其实独立于主线外,但他的戏份是剧中的一抹亮色,作为王响和马队的对照项,他的乐观接住了观众,接住了陷入沉重灰暗往事中的观众。知命而不惧,最终中彩票与车祸接连的大起大落,让彪子的人生也停止在“如梦”的结局。 马德胜,跳拉丁舞的刑警队长 陈明昊出演的刑警队长——马队,是面对陈年旧案真相的第三种态度。他从未忘记,多年来仍挂念真相,只是出于纯粹的良心,要替被损害被侮辱的受害人讨一个公道。他不愿蝇营狗苟,将人命看得重于业绩。但是,也有着“大男子,小气量”的一面:他养了条狗,起名“小李”,为的是叫一叫过去自己的手下、现在的李局——“小李”。脑梗后回警局,他忘记了很多事,但仍记得自己是小李的领导,他的权力时刻,和他权威象征的暖壶。如此种种,反而让马队——这个会跳拉丁舞的刑警队长更加饱满、真实。 黄丽茹,有生命力的中年女性 难能可贵的是,《漫长的季节》并没有扁平化地处理女性角色。 丽茹是厂子里有名的美人,她爱美且自知,将美貌和性感作为自己的资源去使用。剧中最经典的对话发生在她和龚彪之间:在龚彪约她看电影时,龚彪炫耀着自己的学识。丽茹反问他:“弗洛伊德是谁啊?他分房了吗?”彪子讪讪地答,“那没有,他不是咱们厂的。” 她有点儿现实,在厂长和龚彪之间摇摆,有着生活的盘算和衡量。丽茹与彪子最终分道扬镳,是人生的现实至上主义者和浪漫至上主义者生活程序的不兼容。但也正是这样立体的塑造,让丽茹从贤妻良母、大男子主义家庭的“受害者”身份上松了松绑。 丽茹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苦情,这二十年她为婚姻生活努力过,也一次次地失望过。爱是真的、失望也是,所以最终只能选择分手。从丽人变为医美失败、有着全包眼线唇线、吵起架来嗓门震天的中年妇女,不够完美的黄女士有着别样的生命力。 沈墨和殷红,残酷命运的对照组 沈墨和殷红,就像是对照组。她们因为一点儿相像而被港商误认,也开启了后面的悲剧种种。沈墨相关剧情的反转,也是开启《漫长的季节》“封神”路的第一个高潮——她不只是一个被损害的象征、一朵小白花,也是最终会反戈一击、用自己的所有去复仇的少女,会“要你知道,人和动物不一样”。 黑与红,浓稠、悲情。隔着彼此的人生,她们欲望着对方的人生:殷红想成为沈墨,想要摆脱母亲那般被劣质便宜煤气罐炸死的贫困人生,她羡慕沈默可以弹奏钢琴的“矜贵”,偏执地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弱和惨是她为自己的贪婪找到的通行证。而沈墨其实也羡慕殷红,比起寄人篱下被人侵犯,她宁愿选择与亲人一起相依为命,或许清贫但拥有自由,最后沈墨也“变成了”殷红。 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用细节铺满了他们的肌理,即便是一闪而过的一个小角色,如任素汐扮演的餐馆老板娘,那句此地无银的“我们俩只是普通朋友”。这些细节,就是是枝裕和提到过的“波动”,“附着在剧情主轴上的一部分情绪”。这些细节上的波动,是提供给观众“这情绪我理解”的代入接口。 东北往事,怎么从小众抵达大众? 文学标签化的东北 《漫长的季节》以一桩碎尸案为引子,用1997年、1998年与2016年相隔近20年的时空对照,徐徐揭开一段东北家庭的神秘往事。东北,尤其是文学标签化的东北,与悬疑罪案的融合,正成为一种国产悬疑故事的模板,《无证之罪》《胆小鬼》《平原上的摩西》《东北旧事》均在此列。 所谓文学标签化的东北,是“众所周知,东北是一个形容词,形容寒风萧瑟,形容时间停滞,形容猛虎入笼,形容望穿尽头”;是充满东北元素的符号——伫立的大型机器,工人下岗潮,破败的厂区,舞厅与洗浴中心,豹纹裤烫泡面头的阿姨,接天连地的大雪冰河;是一种暗调蒙板,“东北文学,总是带有时代大手不可置否的一扬,轻轻击碎无数个家庭的灰暗底色,雾蒙蒙的。” 从电影《钢的琴》《铁西区》,到近些年的东北文学、改编自这些小说的影视剧,一种更新的“东北伤痕文学”正在标签化着东北:颓废、破败、冷冽、粗粝的工业锈带上,生长出的带有质感与怀旧浪漫情绪的意象。诗歌、音乐、拉丁舞,被命运“撞倒”的人们承受着时代的句点。 飓变来临。东北下岗的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小家庭生活,体制内可接班的“铁饭碗”失效,厂区原本稳定生活的优越性与“确定性”的被取消。如此降调的故事,在时代巨轮猛进时还只是一种地方性的生活经验,虽被国产悬疑类型所偏爱,却似乎总难撬动更广泛的全民式共情。 穿透东北符号的“破” 《漫长的季节》能够穿透东北文学、东北影视的地域性经验,从小众抵达大众,源于一种“破”。 首先体现在突破东北刻板印象的影像语言。《漫长的季节》一改以往刻板印象的拍摄风格,被观众调侃说“想给辛爽颁发‘为中国悬疑剧开灯’奖”。与冷色调、工业感不同,导演辛爽在《漫长的季节》中对东北意象的取用,搭配了感性的、日常感的暖色调。 暖调日常流配以了东北的“仗义”叙事。东北人的仗义,带着一点侠气,不只存在于老年三人组的友情中;也存在于老年王响和邢科长的泯恩仇。看到邢科长挂着的尿袋,王响愿意为昔日的同事保住他所剩无几的、被昔日权力象征的大衣裹住的、最后的尊严与体面。这种“仗义”甚至还存在于龚彪对丽茹的爱情中——“没孩子就没孩子,大不了我们养点儿别的。” 这种“仗义”是不够市场经济的、不够理性的。在日益被新自由主义接管权责观念的亲密关系里,不会步步为营、不能“拎得清”,甚至是前现代的。但《漫长的季节》的精巧在于,辛爽不撕裂,剧情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既不煽情、不试图建构某种“情义”的价值,同时也不过分冷冽、去消解“仗义”的价值。尽管困在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伤口,被困在那个漫长的秋天,亟待重启人生。《漫长的季节》的剧情并未止于或沉迷于展示伤口,尽管被诟病带有一些“小品性”,但《漫长的季节》总是先抖了包袱再咂出一丝苦味,而不是靠“伤痕”去“绑架”观众的认同与眼泪。 心灵创伤的共同治愈 与其说《漫长的季节》的胜出是社会派推理的魅力,不如说是所谓生活流悬疑剧的一次有效“告解”。一如在搜索引擎里输入 how to forget,当输入到how to f-o-r-的时候,搜索器就会自动弹出how to forgive yourself,遗忘与原谅居然共享着同一个解法:放过自己。 至12集终章,图穷匕见,王响终于解开了儿子的死亡之谜。这一盘踞在他心头、萦绕在梦中20年的心结,他必须完成的事,他的憾恨。从过去来的雪落下,穿越了十几年的秋天,人们共同沐浴在同一片初雪下。 当然还有故事讲述的时代。共和国长子曾经如何、如今怎样,“静谧的城郊,废弃的矿坑,像一只巨大的碗,掉漆的铜雕和空荡的碗底是城市的落款。”当面对近乎家破人亡的命运,“王响们”又要如何处理这样重的伤?面对无法回避的痛苦,“当尘埃落下来时,普通人做到‘往前看’,就是对各自头顶大山的抵抗。”如此创伤性的经验,之于后疫情时代的人们来说,不可谓不是一种心灵创伤的共同治愈。 对于创作者来说,《漫长的季节》的启示录或许在于相信今天的观众,审美是在线的。创作者要做的仍然是那句——尊重观众。正如辛爽的95%理论:“观众是整个团队的最后一波儿主创,当我们都完成之后,作品是有自己的生命力的,应该把它交出去。观众对剧情的讨论、解读,以及情感发散,最终才会形成一个作品最后的样子。不能以一种傲慢的姿态来创作,我们也不能站在一个制高点说观众就应该怎么样。” 对他来说,“如同每集的片尾曲,那一刻我和观众都没有在表达,但那种沉默不代表没有沟通,而是精神层面的共鸣。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去表达,文艺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让人产生联想。” 那么,就让我们也打个响指吧,打个共鸣的响指。 【编辑:叶攀】“紧紧锚定目标任务”。祖国母亲总书记对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具体目标作出深入阐述、提出明确要求。
同时,中国将继续用好经贸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召开与中东欧国家的双边政府间经贸联委会和混委会,加强双方贸易政策协调和磋商,促进行业交流沟通,推动解决中东欧国家对华出口的诉求;发挥跨境电商优势,继续推动和完善与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助力中东欧企业更便捷、更高效对华出口。
“浏阳市距离长沙市区大约40分钟车程,近年来,浏阳城市、农村路网体系不断完善,拉近了游客与乡村露营基地之间的距离。同时,丰厚的山水资源是当地发展乡村露营旅游的自然基础。”浏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征介绍,近年来,浏阳乡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露营产业,目前全市共有30多家规范化露营基地,2022年共接待露营游客31.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千万元。
大连5月23日电 (记者 杨毅)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23日在大连海域组织开展2023年海上大规模人命救助综合演习,此次演习共有来自海事、海警、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230人参与。图为演习现场。 刘潇 摄 本次演习按照精准练兵、高效救援、实战实练的方式组织实施,以2004年辽鲁客运航线客滚船“辽海”轮火灾应急处置为蓝本,模拟载运300名旅客、60名船员、30辆汽车的滚装船突发汽车舱起火,并有人员落水。图为演习现场。 刘潇 摄 演习共分三个科目,分别是消防演习、大规模人员转移和救生演习。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按照应急预案,启动海上突发事件一级应急响应,运行“国家—省—市—现场”四级组织指挥体系,组织协调指挥专业救助、海事、海警、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港航企业、社会志愿等力量所属应急人员230人、14艘船舶、2架飞机、1辆医疗急救车、1辆应急转运大巴车开展应急处置。图为演习现场。 刘潇 摄图为演习现场。 刘潇 摄 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方面表示,此次演习旨在全面检视海上大规模人命救助应急指挥体系运行效能,统筹推进各类应急力量实战运用,发挥搜救中心综合协调职能,聚合专业救助、政府公务、社会志愿等海上搜救应急力量形成整体搜救合力。(完) 【编辑:刘阳禾】
长城保护员工作内容重复且枯燥,但张鹤珊却乐此不疲。6公里,是张鹤珊每天单程徒步巡护长城的长度。清除杂草、清理垃圾、劝阻游人私刻乱划、赶跑偷砖贼、讲解长城知识……这些是张鹤珊给自己定下的“职责”。
据悉,“五一”期间,呼和浩特机场保障航班起降1445架次、运送旅客15.3万人次,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2.4%和81.8%。支线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1751架次、运送旅客15.5万人次,分别占集团总量的54.8%和50.3%。从旅客流量流向来看,区内出行主要集中在赤峰、呼伦贝尔、通辽等城市,区外出行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西安、郑州、杭州、南京等城市。
5月21日,以“共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为主题的“2023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在海南海口举行。该论坛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国日报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等1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围绕“RCEP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释放RCEP红利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一年多来,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增长与经济复苏的红利不断释放。如何高质量实施RCEP,共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深入,为区域和全球贸易投资增长注入更多动能,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说,RCEP本质上是一项具有包容性的超大型自由贸易协定,旨在分享经济发展红利,促进开放合作,实现区域共同繁荣。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成果,标志着多边合作和自由贸易的胜利。 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表示,RCEP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持续增加。得益于RCEP生效实施,发展中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将大幅提升。 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易小准认为,RCEP有力推动了中国的制度型开放,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内涵,也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是务实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高水平开放的中国将形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表示,媒体和智库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排头兵。媒体需要积极讲好RCEP故事,与各方携手同行,为促进区域交流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斌表示,海南将继续主动用好并融入RCEP,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努力成为中国与其他RCEP市场的重要交汇点。 泰国驻华使馆副馆长本杰明表示,泰国愿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与海南的合作,并期待与中国其他省区市有更多合作。 本报记者 李晓宏 苑基荣(来源: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李晓宏 苑基荣 【编辑:葛成】
当郭成第一次走进展馆,再次捧起父亲的笔记本、看到一件件熟悉的物品时,感慨万千。
川观新闻记者 张立东 摄影 欧阳杰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