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三十余年,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部长戴茵代表一直在思考如何丰富乡村精神文化供给,推进全民阅读。
仰仗着进货时与几家档口熟识的关系,带着一台手机和三脚架,夏露再次开始创业。
重庆5月31日电 (记者 钟旖)“与新时代同行——重庆大学2023届毕业生艺术作品展”31日在重庆美术馆开幕。 展览设置绘画系展厅(国画油画)、艺术设计系展厅(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环境艺术)和音乐与舞蹈汇演展厅三个区域,共展出重庆大学2023届毕业生的绘画、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专业门类作品300余件。图为“与新时代同行——重庆大学2023届毕业生艺术作品展”现场。 重庆美术馆供图 五彩斑斓的画作、充满想象力的文创产品、贴合年轻消费市场的新奇物件……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作品聚焦5G时代人工智能设计、乡村振兴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展开创作,通过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丰富的艺术语言展示了大学生群体的新感知、新思考、新探索、新风貌。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本科19级学生魏鼎泰以“吉他”为原型设计了一系列文创产品。抱枕、手机壳、冰箱贴、文化衫……丰富的品种、艳丽的色彩吸引众人围观。魏鼎泰说,其创作灵感来自大学里的吉他协会。自己希望通过吉祥物、品牌、海报、文创等多种设计形式,丰富社团文化,促进社团活动发展。 “整体来看,综合性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特色,也是亮点。”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雒三桂介绍,大家走进展厅近观展览就会发现,绘画、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的毕业生们带来的作品,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主旨鲜明、内容向上、门类众多、风格多样、形态多元,很好地贴合了“与新时代同行”的整体创作方向。图为“与新时代同行——重庆大学2023届毕业生艺术作品展”现场。 重庆美术馆供图 “我们通过系列合作,积极探索美术馆与高校深入交流合作的有效模式。”重庆美术馆副书记、副馆长蔡佳说,重庆美术馆与重庆大学艺术学院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进学术交流、毕业展览与答辩、研究生实习等方面的深入合作,通过联合培养,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本次展览不仅展示了重庆大学艺术专业教育和高校美育教育的最新成果,也呈现了高校美术创作的无限活力和优秀水准。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10日,面向公众开放。(完) 【编辑:唐炜妮】
闫志勇觉得自己就像一名“侦探”,只不过他是专门与走丢的猫猫狗狗“打交道”。 钻地道,爬天井,去废弃房屋等的犄角旮旯,寻找走失的猫猫狗狗的蛛丝马迹,在许多人眼里,他的这份工作并不体面,甚至连家人都认为不务正业,但闫志勇一直乐此不疲。 “又来‘绑架’小猫了。”在B站上,以一句极富山东口音的口头禅出了圈的百大UP主“本喵叫兔兔”,几乎每天都会接到求助信息。团队几个人拿着钓猫杆、诱捕笼、网兜等工具,四处救助小猫。 他把救助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吸引了200多万名粉丝,每年都会帮200多只流浪猫找到家。去年,他还与合伙人在山东济南开办了猫徳动物医院。 近年来,我国养宠人群不断增多。《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报告》显示,2022年城镇犬猫数量为11655万只,较2021年增长3.7%。许多养宠家庭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也越来越重视宠物走失问题,小众职业宠物搜救日渐兴起,从事这一行的年轻人被称为寻宠师、宠物侦探。 寻宠师的十八般“武艺” 宠物搜救也有“黄金救援期”,72小时内找到宠物的概率高达90%。闫志勇在河南郑州组建了爱宠救助队,把主要接单范围定在了所在地方圆500公里内,“这样才能保证尽快赶到现场”。 每次接单后,闫志勇会根据需要安排两三个队员,备好头灯、强光手电、荧光粉、红外夜视仪、猫笼网兜等工具,迅速出发。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宠物搜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现场推断能力很重要,寻找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次,他们接到求助,一栋公寓楼8楼的住户家走失了一只宠物猫。团队成员到达后,需要第一时间判断宠物猫是否跑出家门,或是藏在了家里的角落。 “根据猫走出来后的一些踪迹,比如楼道里可能会留下脚印,有些拐角的地方和一些高高低低的地方,它会留下毛发,通过细致的观察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走的范围。”他们在现场观察后,判断这只宠物猫并没有走出这栋楼,“当时判断猫就在8~12楼,最终果然在9楼找到了”。 去年8月,团队接到任务,一只小猫被困在了通风井里。他们在现场发现,通风井连着地下室和人防工程,要穿过好几个大铁门才能到达,并且里面光线昏暗。怎么办?经过评估,最后他们用绳索把救援队员降下去,钻过两个直径50厘米的洞,救出了一只3个月大的小猫。 实际上,闫志勇的前三单“生意”都是寻找自己家的猫。家住一楼,猫经常跑出去,他找着找着就“找出了经验”。因为开了一家宠物店,他也会在有需要时热心地帮客人寻找,不断有年轻人甚至宠物主人加入他的团队,后来,他成了大家信任的“闫队”。 在他看来,寻宠的过程非常有趣,“就像一个侦探,要找到很多被忽略的细节,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寻宠方式”。 登高爬梯、钻地道、下天井……武立雷创办北京极致寻宠科技有限公司后,这些成了他们这些寻宠师的日常,工作环境也多以野外、高空、夜间为主。 在北京一个老旧小区的半地下暖气井前,武立雷和队员们商量着用诱捕笼把躲在里面的宠物猫救上来,但猫似乎并“不吃这一套”。多次尝试后,他们决定和宠物主人一同下去接,又矮又狭窄的空间让参与搜救的人直不起身来,经过48小时的搜寻和抓捕才成功用网抄扣住小猫。 为了保证救援任务的顺利开展,每一次出动,他们都要随身携带热成像仪、生命探测仪、夜视仪、生命探测雷达、无人机、强光手电、声波设备、驱逐器等高科技寻宠工具。公司成立至今的4年间,他们的寻宠足迹遍布了北京、上海、武汉等一二线城市,共寻回宠物5000多只。 之所以成为寻宠师,武立雷坦言,2016年他家的一只金毛犬在搬家途中走丢,等再找到的时候只剩一张狗皮了,“这件事给我很大打击,当时就想,要是懂一些专业知识,早一点找到它,就能避免这样的悲剧了”。 “宠物品种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寻找的方向也不一样。”在闫志勇看来,寻宠不仅要靠自身经验,最重要的是要熟悉宠物习性来进行推理和判断,工具只是辅助。“比如无人机只能在野外使用,勘探范围大,寻找目标较大的狗更合适一些;热成像设备在白天使用的效果不好,晚上效果更好,但前提是先判断出宠物丢失的具体方向,然后用工具去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情况。” 宠物搜救日趋职业化、专业化,但争议也多 社交平台上,寻宠师的形象多是翻墙穿洞、机智果敢、拿着高科技设备四处搜寻,惊险刺激。但为公司培养合格的寻宠师,武立雷有自己的考量。 在他看来,一名专业寻宠师需要过硬的体能、必备的专业知识。他谈道,“我们聘用寻宠师的第一要求就是性别和年龄,一般是20~30岁的男生,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光辛苦、睡眠不规律,还需要上天入地,钻管道、爬电梯井,很多地方都有想象不到的困难”。 团队还会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要求寻宠师阅读相关书籍,不仅涉及动物心理、动物行为,还包括刑侦和侦探类等。不仅如此,新入职的寻宠师都会在北京接受为期3个月的“老带新”实践培训后再派到各地合作公司。 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每一单求助都能完成。武立雷坦言,丢失时间是影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时间越长,成功率越低。“一般丢失10天以上的单子我们就不接了,还有一些人为丢失的单子我们也不会接,毕竟不是执法部门。” 武立雷还记得自己接到的第一单——寻找一只巨贵犬。他们到达满是荒地杂草的野外现场后,通过查找监控、无人机探测和走访询问的方式不断追寻,但线索断在了一个路口处。本以为第一单生意就这样失败了,他却意外地在3个月之后接到了线索电话,“其实这只巨贵犬被人自行收养了,但这个人只是一时兴起,一段时间养不好后又看到了悬赏金,才决定归还”。 宠物搜救变得越来越职业化、专业化,社交平台、购物平台上输入关键词“寻宠”,不少团队打出了“专业团队”“专业设备”“找不到不收服务费”等的“硬核”广告语。在评论区,一些下单的宠物主留言称,“自己找了很久没找到,团队来了两个多小时就找到了”“价格虽然贵,但毛孩子找回来的时候还是心甘情愿”。 不过,作为新兴行业,没有行业标准,宠物搜救也常陷入“天价收费”的争议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付费寻找宠物。闫志勇和武立雷制订的收费标准,一般为“找到宠物收全款,找不到只收基础劳务费”。 目前,武立雷将公司寻宠定价定在了3000~30000元,“具体价格要根据客户要求的寻宠师人数决定。现在市面上的寻宠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宠物本身的价值了,下单客户更看重的是与宠物之间的感情”。 闫志勇告诉记者,郑州的寻宠团队并不多,很多寻宠团队选择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工作,“这些城市很早接受了寻宠行业市场化。但二三线城市的收入不理想,接受度也达不到预期,之前有个团队在郑州待了几个月就走了”。 不过,有时候闫志勇也会遇到学生求助,就算没有支付服务费的能力,他们也会帮忙找回。他希望,“宠物不只是动物,也是家庭的一员,更是情感的寄托,宠物丢失不要因为寻宠的价格高望而却步,我们爱宠救援队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所有帮助”。 如今,武立雷的公司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杭州、重庆等城市均设了分驻点,根据客户的位置派出不同城市的分驻点队员完成任务。未来,武立雷想继续把这项寻宠服务工作推广到全国,覆盖二三线省会城市。 宠物丢失成为城市流浪猫狗的主要来源,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难题,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闫志勇在寻宠路上也会关注流浪猫狗,除了随身带猫粮狗粮喂养,还会拍照片和视频,为它们寻找领养。 在寻宠路上,武立雷和团队成员见证了很多人与动物之间令人动容的故事。“为此,我们在社交平台上不断为大家做防止宠物丢失的宣传和科普,尽管宠物丢失依旧不断发生,但希望每一位宠物主人都能认真照顾好自己的宠物,毕竟这也是鲜活的生命,也是‘家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 实习生 马源英 王菁语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叶攀】
组队21年 他们成为“音乐社会工作者”
唐山开展治安整治“雷霆风暴”行动重点整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北京5月25日电(记者 李纯)“大家都会注意给老年人吃好的喝好的,加强营养,却忘了中老年人一个重要的保健常识,就是要抹润肤乳。”谈及中老年人皮肤疾病的防护,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教授、主任医师、前皮肤科以及皮肤美容中心主任孙秋宁如是指出。 正值5月25日“全国护肤日”(也是“国际爱肤日”)之际,孙秋宁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对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皮肤疾病及其预防与治疗进行科普解析,提出建议。 “来咨询老年性皮肤问题的病人非常多。”结合日常看诊经历,孙秋宁表示,老年性皮肤病十分顽固,其中一类是瘙痒性疾病,一个常见的问题便是皮肤的泛发性湿疹。“一开始只是感到皮肤瘙痒,但是许多患者这个时候没有注意到皮肤的护理。” 她也提到了遗传性过敏性皮炎,例如特应性皮炎,刚发病时情况较轻,许多患者此时并未到医院就诊。“等到医院来时,大部分老年人的皮肤疾病已经是不可逆的,皮肤上的疙瘩特别多,甚至有搔抓的情况。” 另一类则是疼痛性疾病。孙秋宁表示,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疾病还包括感染性问题,主要是病毒感染。其中,带状疱疹尤为值得关注。该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传播,定植在神经根后产生疼痛。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发群体,因为这种疾病与人体衰老后的免疫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老年人应当如何做好皮肤护理,更好地预防、治疗相关疾病?孙秋宁分别对瘙痒、疼痛这两类老年皮肤疾病给出了建议。 对于瘙痒性疾病,主要原因是皮肤干燥,与衣物摩擦后引起瘙痒症状。这位专家建议,老年人在每晚睡觉前要“从头到脚地抹润肤乳”,“润肤乳抹好以后,本身就可以预防很多皮肤病。中老年人已经患有皮肤病的,比如牛皮癣、湿疹,在抹润肤乳的基础上再涂抹药膏,会对疾病的治疗更加有利”。 关于疼痛性疾病,孙秋宁表示,带状疱疹的预防、早诊早治非常重要,因为许多患者发现患病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刚开始的疼痛时间不长,不知道是带状疱疹,没有来看病。等长疱疹后再来看病时,其实已经过了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最佳时期了。” 孙秋宁也指出,40岁以上人群的带状疱疹发病率已经很高,之所以要关注老年人罹患带状疱疹情况,是因为“年龄越大,症状就越重,而且持续时间越长”。 这位专家指出,预防带状疱疹,中老年人应当增强体质,适度活动身体,注意营养结构,合理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也可使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方法也愈加受到大众关注。 此外,孙秋宁也谈到,医疗美容对改善老年人的皮肤状态也可起到一定帮助。老年人可以去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一些通过国家批准的医美项目,例如祛斑、抗皱等与皮肤相关的项目。“老年人也有美容的需要,如果看起来年轻,他们的心态也会跟着变得年轻。”(完) 【编辑:张子怡】
■董雅芬 近年来,羊奶因营养丰富、易于吸收等特点成了新的消费热点。殊不知,若饮用不当,“补品”也可能变“毒品”。 日前,有报道称,一名6岁女孩因饮用现挤现卖的鲜羊奶后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腿疼得走不动路,经诊断为布鲁菌病。什么是布鲁菌病?又该如何对其防控和治疗?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也被称作“波状热”,是因感染布鲁杆菌而引起的传染病。布病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畜中存在,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可引起人畜共患病,造成严重的健康和社会经济损失。 在我国,布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为北方的牧区。近年来,广东、广西等南方非牧区也时有布病发生,因此也不可掉以轻心。 春夏是布病发病高峰时期 布鲁杆菌是革兰阴性多形球状杆菌,为胞内生长,且无芽孢形成。羊、牛、猪及犬布鲁杆菌均可引起人类疾病,而毒力最强的要数羊布鲁杆菌。 人群在接触或感染布鲁杆菌后,布鲁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即可进入人体。但是否发病、症状轻重与人体免疫力、菌体数量和毒力相关。若感染布鲁杆菌后人体免疫力强大,战胜了布鲁杆菌则不会发病;若进入人体的布鲁杆菌数量多且毒力强,超过了人体免疫力的战斗力则会引发布病。 布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多汗、关节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布病危害较大,因此必须做好防控。 ■避免直接接触传染源 除感染人体外,布鲁杆菌也可感染牛、羊、猪、犬等动物而引起动物致病。带病的羊、牛、猪等动物,特别是羊,是引起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 普通人群尤其是去牧区的游客尽量避免与家畜接触;而养殖户等职业人群在工作中不可避免需与家畜直接接触,如饲养、挤奶、剪毛、屠宰、加工皮毛和肉等,此外接触病畜排泄物或分泌物如乳汁、羊水、尿液等也可能感染致病。 因此,职业人群在工作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穿戴好工作服、橡胶手套、口罩、帽子、围裙及胶靴等;工作中要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于病畜及其相关物品做好无害化处理,确保无传染性;工作结束后做好个人、工作场所及器具的消毒。 ■避免病从口入 布鲁杆菌在冰箱冷藏的奶油中可存活6周,冰冻的奶制品中可存活30天,新鲜的奶酪中可存活50-100天,乳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水中可存活5天到4个月。若饮食中不注意,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布鲁杆菌感染而引起布病。 不过,再顽强的生命力也有致命缺点,布鲁杆菌的致命点就是怕热。因此,一定要从正规途径购买检疫合格的牛羊肉且煮熟后食用,砧板及刀具要做到生熟分开,生鲜奶必须煮沸后饮用。春夏也是布病的发病高峰时期,撸串爱好者一定要将肉类烤熟后才能食用。 ■接种疫苗 预防接种和病畜管理是控制布鲁杆菌引起布病的主要措施。对布鲁杆菌所在流行地区的牲畜接种减毒活疫苗;在产羔季节前2-4周对牧区人群接种疫苗都是很有必要的。 准确用药绝不可自行停药 若一不小心感染了布病,也不用太担心,一旦发现自己有发热、多汗、关节痛等疑似布病症状时,立即去医院就诊。 目前,对抗布鲁杆菌的武器——抗菌药,种类繁多,如多西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等。医师会结合具体情况采用上述药物中的2-3种进行联合治疗。 要提醒的是,布病治疗疗程较长,治疗过程中绝不可自行停药,否则容易引起疾病复发。此外,不规范服用药物,在影响药效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同时还易引发对布鲁杆菌的耐药性。 简单来说,药物在对付布鲁杆菌的同时,布鲁杆菌也在不断变强使自己存活下来。一旦布鲁杆菌对抗菌药产生了耐药性,以后想要再对付它就更麻烦了。因此,下述用药重点,不可忽视。 ■多西环素 有四环素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若曾经因使用四环素或者米诺环素而发生过敏反应要提前告知医师;8岁以下儿童禁用;妊娠期不推荐使用;哺乳期妇女服用时应暂停哺乳;服用后不要直接暴露于阳光或紫外灯下,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如穿戴防晒服和遮阳帽等,一旦发现皮肤有红斑需立即停药;可以和牛奶同时使用,但含有镁、铝、钙等药物如铝碳酸镁、碳酸钙等会降低该药药效,需要间隔2小时服用;服药后不能立即平卧,否则易引起食管溃疡。 ■利福平 妊娠早期(3个月内)禁用;该药可导致肝功能不全,服用期间应监测肝功能并避免饮酒;可使唾液、痰液、泪液、大小便颜色变红,无需紧张;该药可影响同时合用的其他药物代谢,如果同时服用的药物较多,应提前咨询医生或药师。 ■环丙沙星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禁用;与奶制品或含有铝或镁药物如铝碳酸镁、碳酸钙等需间隔2小时服用;服用后不要过度暴露于阳光或紫外线灯下,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如发现皮肤出现红斑、水泡、灼烧感等光毒性反应时需停药;服药期间多饮水,保持每天的排尿量在1200毫升以上。 ■复方新诺明 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禁用,如曾经服用磺胺、呋塞米、塞来昔布、氢氯噻嗪、乙酰唑胺等药物后出现过敏反应需提前告知医师;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服药期间多饮水,防止药物在尿中形成结晶而划伤尿道。 要注意的是,治疗布病的药物中很多是儿童禁用的,因此,这些药物要妥善保管,需放置在儿童无法获取的地方。 (作者为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编辑:刘阳禾】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宣誓仪式结束后,台州支队某中队团支部书记张佳琪详细介绍了节日由来和发展历程。
责任编辑: 吴郁莹,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