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拼音
    当前位置:首页>环境新闻

    五粮液2022年度股东大会举行:保持战略定力 塑造“中国酒王”新形象

    发布时间:2023-06-09 01:50:27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求学不分职业,有志不在年高,近期“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分批回江西农业大学报到,并参加为期1个月的集中授课。10年前,石玉莲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第一次走进江西农业大学;10年后,她作为农民导师,在这里给大学生们分享学习和创业经验。

    如何破题民宿产业发展瓶颈?现场,将举行桐庐县民宿经济发展顾问聘任仪式。此外,来自中国、日本、美国、南非的专家和业内人士将进行分享,共商民宿发展。

    武汉5月20日电 (张芹 武一力)由著名作家莫言、《中国慈善家》、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与莫言同行”计划20日在武汉发布,三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发挥莫言的号召力和慈善传播大使的作用,利用互联网公益平台筹款资助困境儿童,同时打造一个慈善文化传播品牌,倡导并带动人人慈善的社会氛围。  当日,莫言与《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慈善家》社长吕振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共同签署合作意向书,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刘伟、中国新闻社原社长章新新、北京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王振等出席并见证签约。莫言在签约仪式现场回顾投入慈善事业的经历 张畅 摄  根据该计划,莫言将通过公益探访、公益行动代言、签名赠书、书法作品义卖等多种形式参与公益项目推广;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提供互联网平台运营、技术、配捐等资源支持,推动“与莫言同行”计划的公益项目开展互联网募资;《中国慈善家》通过策划、创意,汇集各级各类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网络,提升该公益项目的社会性和影响力。  2015年起,莫言开始向西部贫困地区儿童开展捐助。2019年底,莫言和北京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王振共同推出了公众号“两块砖墨讯”,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以此为契机,2022年初,莫言和王振以手书“百福”的方式为西部地区患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筹集善款,并由此开启“莫言同心”项目。截至目前,“莫言同心”项目已完成16批、281名困难家庭先心病儿童的救助。  “加入慈善行列,我体会到了一种幸福,来源于自我价值的确定。”签约仪式现场,莫言称,每当看到通过自己努力,得到救助恢复健康的孩子,那种幸福感更溢于言表。希望通过此次行动,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得到及时、尽早地救助。  作为此次计划发起方,《中国慈善家》由中国新闻社主管、《中国新闻周刊》主办,致力于聚合媒体、慈善公益组织、学术界、政府和企业多方力量,打造慈善公益领域的服务和赋能平台。成立于2007年的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则以“践行科技向善,用公益引领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为使命,积极推动互联网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深度融合。(完) 【编辑:钱姣姣】

    上海5月20日电(记者 范宇斌)“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1915年《新青年》发刊词中如是说。  得青年者,得未来。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尤为如此。  2023年,10个省政府工作报告、86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345个区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约而同都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眼下,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正努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创设更多创新创业的空间,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场景,推出更多精准高效的服务,让广大创新创业青年在上海这座创新之城心无旁骛追逐梦想、成就事业。  青年是引领风气之先的力量。青年勇立时代潮头,勇于创新创造,这座城市就能更好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  那么,青年如何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青年之城”如何成为青年人的向往之城、梦想之城?  海纳百川,上海给出了自己的解法:5月20日,在这个寓意“我爱你”的特殊日子,上海举办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以“闯上海 创巅峰——未来产业引领未来”为主题,向创新创业青年人才致敬,也向天下青年英才“表白”。  当日,来自科研、产业、专业服务、艺术文化等不同领域的创新创业“弄潮儿”相聚“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  在这群青年们看来,上海是创新创业的高地,在这里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打拼伙伴,得到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  他们在上海逐梦,也在上海圆梦。在他们眼中,“正是得益于上海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资源要素集聚的优势,我们实现了创新创业的梦想。”  他们表示,将立足各自行业领域持续深耕、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并以自身经历带动更多年轻人在上海这座希望之城创新创造、逐梦圆梦。  自2020年以来,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连续举办,就是为了向全社会清晰传递出上海渴求各类人才的强烈信号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鲜明导向——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今天的上海,已经鼓足了“表白”的勇气。  当日,上海发布了2023年上海青年科技创业十大先锋、上海创新创业年度十大案例、上海创新创业数字地图1.0版和上海创新创业十大研修营。不仅释放榜样示范的作用,也面向全球青年开放报名通道,打通青年人才在上海发展的桥梁通道。  海纳百川的城市品格、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吸引来全球青年来到上海、喜欢上海、扎根上海。  “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拥有国际化、高端化、制度化、市场化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上海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上海市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曹远峰在论坛上介绍,目前,上海人才资源总量已达到675万人,其中海外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累计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证39.4万份,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超过27万人,均排名全国第一。  为了鼓励海内外更多的青年来上海创新创业,一展身手。  曹远峰介绍,上海正在主动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围绕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建设15个左右未来产业先导区,开放众多新赛道应用场景,让人才找到创新创业落脚点。  未来产业引领未来。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赵佳臻在论坛上表示,在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青年人在各个领域发挥了蓬勃的创造力。“创新创业成为新青年向上的新动力,创新创业也离不开城市的营商环境。随着上海全域开展试点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引领城市文明风向,投身创新创业热情。”  细究上海招贤纳才的“底气”在哪?  事实上,除了五大未来产业集群,上海还布局了“3+6”的新型产业体系,“3”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6”是上海正在全力推进的6大重点产业,即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时尚消费品;还有四大新赛道,即元宇宙、绿色低碳、数字经济、智能终端。  与此同时,上海正在推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建设,率先以不备案、不注册、不登记的方式,激发和汇聚市场资源建设,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为进一步提高对青年人才的开放度和集聚度,近年来上海重点优化人才落户政策——逐步优化留学生直接落户政策,优化高校应届毕业生直接落户政策,优化青年人才直接落户政策。  打造创新创业的沃土,要用创新驱动发展,那么,谁来驱动创新?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表示,创新包括以好奇心为驱动的科研工作,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市场驱动的创新以及围绕国家战略目标进行的重大创新活动。“对我们来说,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一国家使命,就是工作主线。”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和创新创业环境有了显著的提升。”骆大进举数据称,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4.2%,上海科学家占每年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三分之一左右,上海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了17.8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1.2件,去年上海全市技术交易额首次突破400亿元……这一连串的数字证明,上海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  诚然,人才有其成长规律,通过多年探索,上海已经搭建了一个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计划体系:从面向32岁以下人才的“扬帆计划”,到针对35岁以下杰出青年的“启明星计划”,以及更多的人才计划……  骆大进还透露,最近他们正在研究,要把基础研究特区组织进一步优化,鼓励更高质量的基础研究。围绕重点领域,上海将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优秀年轻人才,布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给予他们专项支持机制。  青年的性格就是时代的性格,青年的选择则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未来。  “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最鲜明的城市风格,也是年轻人最向往的时代气质。”华裔数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终身教授张益唐在论坛上发表视频演讲指出,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气质、气魄,能够去创新,能够敢于做别人没做或者是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正是创新所要求的。“上海正成为千万青年的圆梦之地,青年正处于创新创业的最好时光。”  青年成就城市,城市也能成就青年。  上海已有目标:要以国家战略任务为牵引,全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政策,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新创业生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努力解决青年创新创业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每一位青年才俊能够在上海追逐梦想、大展宏图。(完) 【编辑:葛成】

    安徽池州5月21日电(刘鸿鹤 徐叶伟 吴新纪)5月21日,在历经35个月的连续奋战后,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新建池州至黄山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池黄高铁)全线最长隧道——岭上村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池黄高铁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据了解,岭上村隧道纵跨池州、黄山两市,起于池州市青阳县杨田镇下东堡村,向南穿越九华山余脉黄龙山至黄山市黄山区新华乡曹村而出,全长11.75公里,洞身最大埋深约550米,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按进口、周村斜井大里程、山华安斜井大小里程、出口共5个作业面组织施工,沿线山体地势起伏较大,其中周村斜井和山华安斜井分别与正洞垂直高差约30米和115米。  岭上村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沿线穿越多处岩性接触带,岩性复杂多变,局部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存在数段高地温环境及极高应力段落,洞体围岩稳定性较差,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极高、施工周期长,为池黄高铁控制性和重难点工程之一。池黄高铁岭上村隧道贯通后,建设者们合影。 刘玉才 摄  为安全优质开挖隧道,项目建设单位皖赣铁路安徽公司会同施工单位中铁十局,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合理调配各类资源,强化安全质量管控,制定隧道标准化施工工艺手册,严抓全工序隧道施工工艺,按照“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统筹部署开挖、出渣、支护、二衬等各工序,实现各工序紧密衔接。  在隧道施工中,中铁十局项目部积极开展超长大隧道技术攻关和高铁隧道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技术课题研究,采用三臂凿岩台车、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智能信息化二衬台车等进行机械化配套施工,既解决了高地温、岩爆、节理密集等施工难题,也提高了工效,确保了该隧道按期顺利贯通。  据介绍,池黄高铁是武汉至杭州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池州站,至黟县东站与在建昌景黄高铁共站并线至黄山北站,新建正线长约1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隧道34座,隧道占比60.8%。全线设池州、九华山、黄山西、黟县东、黄山北等5座车站。  据悉,池黄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串联皖南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核心景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对于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田博群】

    五粮液2022年度股东大会举行:保持战略定力 塑造“中国酒王”新形象

    作者:冯迪凡  当地时间17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最新全球气候变化更新报告显示,全球气温在未来五年可能会达到创纪录的水平,这主要受到温室气体的积聚和自然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WMO表示,2023年至2027年间,全球近地表年平均温度有66%的可能性在至少一年中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C以上。有98%的可能性,在未来五年中至少有一年,以及整个五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WMO秘书长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这份报告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永久超过《巴黎协定》中规定的1.5°C水平,该协定指的是多年的长期变暖。然而,WMO发出警告称,我们将越来越频繁地看到全球变暖超过1.5°C水平。"  塔拉斯说:“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出现变暖的厄尔尼诺现象,这将与人为引发的气候变化相结合,推动全球气温进入未知领域。这将对健康、粮食安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根据英国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此类预测的牵头中心)编制的《全球年度至十年气候更新报告》,五年平均值超过1.5°C阈值的可能性只有32%。自2015年以来,短暂超过1.5°C的可能性一直在稳步上升,当时接近于零。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超过临界值的可能性为10%。  领导该报告的英国气象局专家科学家赫尔曼森(Leon Hermanson)博士表示:“预计全球平均气温将继续上升,使我们越来越远离我们所习惯的气候。”  此次WMO表示,2022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约1.15°C。在过去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拉尼娜现象的降温影响暂时控制了长期变暖趋势。但拉尼娜现象于2023年3月结束,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通常情况下,厄尔尼诺效应出现后的一年——也就是2024年——会使全球气温上升。  根据WMO 5月底另外一份最新通报,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这将对世界许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型态产生与长期存在的拉尼娜现象相反的影响,并可能加剧全球升温。异常持久的拉尼娜现象在持续了三年之后现已结束,热带太平洋目前正处于ENSO中性状态(既非厄尔尼诺也非拉尼娜)。  根据该“最新通报”,在2023年5月至7月期间,从ENSO中性转变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60%,6-8月将增加到约70%,7月至9月将增加到80%。这份最新通报是基于WMO全球长期预报制作中心的信息和专家评估编写的。  在本阶段,尚不清楚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或持续时间。“我们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八年,尽管过去三年里出现了具有冷却作用的拉尼娜现象,它起到了暂时遏制全球升温的作用。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很可能导致全球升温出现新高峰,并增加打破温度记录的可能性。”塔拉斯表示。  根据WMO此前记载,因为一次非常强大的厄尔尼诺事件和人类引发、因温室气体导致的变暖的“双重暴击”,201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厄尔尼诺对全球温度的影响通常在其出现的第二年逐渐展开,因此可能在2024年最为明显。  “整个世界都应该针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做好准备。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与世界不同地区带来更多高温、干旱或降雨量相关。它可能会暂缓非洲之角的干旱和其他与拉尼娜相关的影响,但也可能引发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塔拉斯表示。  需要解释的是,没有两次厄尔尼诺事件是相同的,其影响部分取决于一年中的不同时间。  北极变暖程度过高  WMO预计2023年至2027年间每年的全球近地表年平均温度将比1850-1900年的平均温度高1.1°C至1.8°C,这被看作基准,是因为它是在人类和工业活动排放温室气体之前的情况。在未来五年内,至少有98%的可能性打破2016年创下的气温纪录,当时出现了异常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2023-2027年的五年平均值高于过去五年的可能性也为98%。  报告还显示,北极变暖程度过高。与1991-2020年的平均值相比,预计在未来五个北半球延长的冬季期间,北极的温度异常将是全球平均异常的三倍以上。与1991-2020年的平均值相比,2023-2027年5月至9月的降水预测模型表明,萨赫勒、北欧、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北部的降雨量可能增加,亚马逊和澳大利亚部分地区本季的降雨量可能减少。  报告认为,除了全球气温上升外,人为引起的温室气体还导致更多的海洋变暖和酸化、海冰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  当下,《巴黎协定》设定了长期目标,指导所有国家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本世纪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2°C范围内,同时努力将上升进一步限制在1.5°C以内,以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和相关的损失与损害。 【编辑:钱姣姣】

    对于万科在REITs方面的安排与进展,万科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肖在业绩会上表示,REITs坚定了万科开发与经营服务并重的选择,鼓舞了信心。虽然政策本身、万科的实践探索都在摸索阶段,但也更加坚定打造优良资产,做大蓄水。

    上海5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病情反复、迁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记者18日获悉,医学专家共同研究阐述了东亚人群与欧洲人群在炎症性肠病相关基因位点上的差异,为疾病治疗精准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引。研究表明,基于东亚人群基因特点的治疗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研究示意图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供图  据介绍,既往虽已开展过大量研究,但炎症性肠病的具体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对炎症性肠病基因表型的研究日益成为学界热点,然而迄今为止,大多数遗传研究都是通过欧洲人群数据得出的。这种对研究人群的严重偏倚,限制了对炎症性肠病生物学的认知,使精准治疗受限。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刘占举教授18日告诉记者,研究团队开展了大规模的东亚人群炎症性肠病相关基因研究。研究发现了东亚人群中的80个炎症性肠病基因位点,其中有16个是从未报道过的新位点;同时有54个基因位点是首次在东亚人群中发现,其中有38个是在欧洲人群中已报道的。通过与来自国际炎症性肠病遗传学联合会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该研究使炎症性肠病相关基因位点的总数扩增到320个。研究示意图。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供图  研究人员使用“多基因风险评分”评估后发现,使用来自东亚和欧洲两个人群的数据时,对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病理预测的准确性有了实质性提升,这为炎症性肠病的本土化与精准化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据悉,刘占举教授团队联合美国学者黄海亮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三院李明松教授在最新一期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完) 【编辑:李岩】

    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已推出助力骑手职业发展四大举措,包括站长培养计划、骑手转岗计划、骑手线上学习平台和骑手发展激励奖。在职业晋升方面,预计每年将有近千名骑手晋升站长等管理岗位;对于有能力、有多元化职业需求的骑手,平台还开放了客服、培训师等转岗通道。该负责人还介绍,从去年开始,为进一步提升网约配送员业务水平,增强外卖骑手的职业认同感,广州举办了全国首届省级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其中,冠军骑手被授予“羊城工匠”称号,并可申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已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