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图片新闻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签约98个重点项目 协议总金额约815亿元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邓寅明 2023-06-05 14:40:05

 

马尼拉5月24日电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24日发布消息称,近年来,不时有不法分子假冒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名义实施电信诈骗,使馆曾多次就此发布公告提醒在菲同胞注意防范。  近日,使馆再次收到相关反映,不法分子假冒使馆工作人员骗取当事人姓名、生日、证件等个人或家庭信息并诱导转账汇款,实施诈骗的口径包括当事人与国内犯罪分子同名需取消护照、涉案需核实身份、将被取消签证等。  驻菲使馆表示,使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涉案,不会向任何人索要个人银行卡或账户信息,不会通过电话要求转账汇款。  使馆提醒,对来源不明的电话,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小心甄别;对未经核实的涉案信息不要相信,务必谨慎核实;不要在电话中提供个人重要信息,更不要轻易转账汇款。  使馆提醒,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建议直接挂断。如正在使馆办理相关业务或无法辨别是否为诈骗电话,请及时向驻菲律宾使馆或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核实。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菲律宾警方报案。如款项系通过国内银行转账,还可向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完) 【编辑:田博群】

西安新开至阿什哈巴德、杜尚别航线 实现至中亚五国客运航线全覆盖  新华社西安5月13日电(记者张斌 付瑞霞)西安至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国际航线5月13日首飞。此外,5月18日西安还将首开至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国际航线。这标志着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将实现至中亚五国客运航线全覆盖。  5月13日,西安-阿什哈巴德/杜尚别国际正班航线首航仪式在西安举行。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记者了解到,西安-乌鲁木齐-阿什哈巴德航线自5月13日起每周六执飞,航班号CZ5085/6,去程航班北京时间17:30由西安起飞,于当地时间23:10抵达阿什哈巴德;回程当地时间次日00:40由阿什哈巴德起飞,北京时间12:30抵达西安。  西安-乌鲁木齐-杜尚别航线自5月18日起每周四执飞,航班号CZ5083/4,去程航班北京时间19:05由西安起飞,于当地时间次日00:55抵达杜尚别;回程当地时间次日01:35由杜尚别起飞,北京时间12:30抵达西安。  执飞上述航线的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久全介绍,搭乘本次航班的大多为公商务旅客,未来旅游出行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5月13日,乘坐西安-乌鲁木齐-阿什哈巴德首趟航班的旅客准备登机。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得知新航线开通,西安外国语大学塔吉克斯坦留学生米悦高兴地说:“以前西安没有飞往杜尚别的航班,这趟航班开通后我放假的时候就可以乘坐,回家方便多了。”  新航线的开通受到中亚国家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塔吉克斯坦“旅行者”旅游公司总经理穆罗季·哈米多夫说,新航线开通后,游客将不再需要绕更多的路、反复比对机票的价格,以及考虑经由哪个国家过境等因素,这将对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产生积极影响。  5月13日,在西安-乌鲁木齐-阿什哈巴德首趟航班上,乘务员在起飞前进行客舱安全检查。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分析人士古尔沙达·乌拉扎利耶娃表示,西安与中亚国家城市通航具有重要意义,这将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进一步推动旅游发展和人文交流。  中国民用航空局西北地区管理局党委书记熊杰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往日益加深,随着“空中丝绸之路”不断织密,这将为各方在文商旅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据悉,今年以来,西安已相继开通至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等地的客运航线。(参与记者:邵瑞、张继业、刘奕彤、李奥) 【编辑:朱延静】

拉萨5月30日电 (贡嘎来松 顿旦旺姆)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3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那曲市“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效果显著,销售优秀作品500余件,实现增收502.98万元(人民币),累计推荐46名民众实现就业。  那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清科介绍,“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以文艺文化类、语言文字类、小手拉大手类实践活动和生产技能类四大版块、14大类、29项具体比赛内容。在藏北广袤草原上,从村(居)到乡(镇),从县(区)到市级,层层开展比赛,万人同台竞技、万人同台比拼,累计举行赛事2.7万场次、参赛民众40.34万人次、观众达253.79万人次,民众参与率、关注度、满意度前所未有,在全社会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那曲市委、市政府将通过藏博会、恰青格萨尔赛马节等各类平台展示藏北民众技能和羌塘特色产业,有效提升民众性特色产业传承发展动力;及时将具有那曲特色的传统手工艺、职业技能等活动成果转化为可传播、可复制的民众性技能,将该活动打造成为产业发展和民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和平台。(完) 【编辑:刘阳禾】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签约98个重点项目 协议总金额约815亿元

 

本报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黄超)日前,中组部、人社部、教育部、公安部、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统称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通知》明确一系列衔接措施:建立去向登记制度。教育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明确户口迁移要求。高校毕业生户籍可以迁往就业创业地(超大城市按现有规定执行),也可以迁往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明确档案转递衔接。2023年起,组织人事部门和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在审核和管理人事档案时,就业报到证不再作为必需的存档材料,之前档案材料中的就业报到证应继续保存,缺失的无需补办。明确报到入职流程。用人单位可凭劳动(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含网签协议)或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或其他双方约定的证明材料,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入职手续。完善信息查询渠道。用人单位、户籍和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办理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业务时,可通过查看学历证书、劳动(聘用)合同(就业协议、录用接收函)等,或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查询离校时相应毕业去向信息。高校毕业生和有关单位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和验证高校毕业生学历、学位信息。  《通知》要求,进一步精简证明材料,各地各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和高校不得额外或变相增加办理环节和申请材料,切实做好取消就业报到证有关工作衔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便利。 【编辑:朱延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这方面,您有什么进一步的打算?”

(责编: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