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表示,5G行业应用是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关键载体,也是行业数智转型的价值释放点,5G行业的规模化推广是5G走向商业成功的关键。
北京5月17日电 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这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国同中亚五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谱写友谊与合作的新篇章。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达7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3月底,中欧班列长安号中亚方向开行4250列;中国同中亚所有国家均签署有关“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经贸合作机制日趋完备……一项项务实合作背后,展现出中国同中亚国家之间不断深化的政治互信、愈加强劲的发展势头、日益深厚的友好情谊。 此次峰会将为各国间的深厚友谊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地区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 (文案 :谷丽萍 甘甜 制图:王璐瑶 海报数据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外交部,商务部,新华网,) 【编辑:于晓】
这个“五一”假期,各地创新、多样的旅游场景,带火了假日消费。在江西萍乡,风筝野餐节活动让人们畅享山野乐趣。四川遂宁打造了农事体验项目,带火乡村旅游。云南推出“五一”赏花地图,人们亲近自然,感受勃勃生机。在安徽阜阳,骑射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吸引游人驻足体验。在山东泰安东西门村,水溪环绕下,人们置身咖啡厅、书吧,在绿水青山之中静享悠闲假日。在山西太原,游人置身晋祠博物馆,感受文化魅力。在湖北十堰,优美的自然环境、宜人的气候吸引不少家庭选择了住进民宿、享受慢时光。在江苏大丰,生态科普游人气旺,游客走进湿地,开展田野调查,识百草、做标本。
日前,中新社记者探访青海省规模最大一处冬虫夏草交易市场。此间不仅热销产自青海的冬虫夏草,也有西藏、甘肃等产区的冬虫夏草。
超萌同卵三胞胎:三兄弟谁是谁妈妈最清楚(图)
河北一地禁柴封灶致部分老人挨冻为了政绩?
山东自古为齐鲁之邦,礼教之乡,具有深厚的儒学文化传统,同时也是“伊儒会通”的重要实践地。回顾历史上系统阐发“伊儒会通”思想的著作家群体,诸如王岱舆、刘智、金天柱、唐传猷等代表性人物,都不约而同、切中肯綮地标榜齐鲁文化和孔子儒学。 如何看待齐鲁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蕴相生的历史规律?其对新时代的“伊儒会通”实践有何启示?近日,就此话题,“道中华”专访了孔子研究院研究员齐金江。 记者:在“伊儒会通”的历史视角下,“山东学派”与陕西学派、金陵学派、云南学派相比有着怎样的特色? 齐金江:伊儒会通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标志,在文化交流融通中承担了重要任务、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识。 伊儒会通即伊斯兰教与儒家文化的融会贯通,其范围涵盖了思想理念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涵包括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等诸多层次。 “山东学派”的早期称谓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初创时期。当时,常志美、李永寿等在运河之畔东大寺、西大寺开展经堂教育,自称“济水义学”,简称“济学”。“山东学派”泛指这一思想流派,汇聚伊斯兰文化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等学说于一体。 山东是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学派”的儒家文化底色,使之与陕西学派、金陵学派、云南学派等相比,具有融入日常生活、体现为人处世、关系个人修养、“忠君、事亲、认主”一体、坚持“学以致用”等鲜明特点。 自元代到明末清初,为山东学派的济宁区域初创时期。伊斯兰教随穆斯林客商沿着大运河落户济宁,在京杭运河港口码头修建了东大寺、西大寺等清真寺,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伊斯兰教学者如常志美、李永寿等外出学习、返任阿訇,改革旧有制度,创新管理办法,讲经布道,身体力行,深入推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 1662年撰成的《识认大略》是常志美“以儒诠经”工作中“认主学”的总体纲要,其行文风格与儒学典籍《大学》《太极图说》等相似,与儒家文化贯穿相通。 正如李兴华先生表述的,山东学派学术的基本精神就是“贯通”二字:常志美编著波斯文法使讲授的波斯文经典得以贯通;常杰的《波阿字典》,使讲授的波斯文经典和阿拉伯文经典得以贯通;山东学派使山东本地的经学传统与陕西学派、金陵学派、云南学派的经学传统和长处得以贯通。 自清代中末期到民国时期,山东学派涌现出一批数量可观、影响深远、承前启后的教职人员、穆斯林学者和教外研究学者的庞大群体。“成达师范学校”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和活动场所。济南成达师范学校(始于1929年)及其搬迁的北京成达师范学校(始于1939年),为山东学派的现代转型。唐柯三、马松亭、王静斋等人以学校为载体,以儒诠经,成为中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力行者。 记者:“山东学派”的主要突出贡献有哪些?为今天中国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带来哪些启示? 齐金江:回顾总结“山东学派”的主要突出贡献,要之有三: 首先是提出中华无论主流和支流,都理同道合、百川归海。历史上形成了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主流和传统,这是各族人民、诸家文化共同创造、共同认可的。在“伊儒会通”的历史进程中,穆斯林学者诗云:“惟有孔门真实事,眼前无日不春风”。 其二,中华民族无论哪个群体,都要摆正位置、扎根土壤,乐群爱国、赤胆忠心。马注在《清真指南·教条》写道:“入籍版图,为朝廷之赤子矣。”即表达中华民族要融为一体,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修身进阶,要有主人意识、大局意识。 其三,中华民族无论何教、何圣,都要主动趋向“大一统”。 “山东学派”为今天中国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在文化观念上尊重儒家“文化底色”地位,全面融入优秀传统。山东学派主张“义以穆为主,文以孔为用”,主动融入当地社会氛围,在清真寺建筑、服装语言、民风民俗、饮食习惯、学习教育等方面,顺应当地儒家文化的选择,与当地群众和睦相处、和合相生。 在人才培养上依据儒家“德学兼优”标准,培养伊儒会通的经学人才。在教职人员培养选择上,山东学派率先永禁“掌教世袭”,推崇儒家文化“德学兼优”的标准,依据“有学、有传、有德、有言、有守”的“五有”标准选择教职人员,培养了一批经学人才。 在理论体系上借鉴儒家“纲常伦理”,构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吸收儒家“仁义”“忠孝”思想,形成爱国爱教相统一的优良传统。山东学派从“五大功修”中引发“仁义”“忠孝”思想,与儒家伦理相联系,促进了伊斯兰教扎根中国儒学土壤。 在自身实践上融合儒家“修身明道”“知行合一”,注重信教群众教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山东学派认为讲经本身就是修行,且修行不离日常生活。 记者:在民族宗教工作领域,应该如何传承“伊儒会通”的历史经验和智慧,使其更好地时代化? 齐金江:“文化浸润”是实现宗教中国化非常有效的路径。坚持中国化方向,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关键任务就在于激活伊斯兰教教义教理、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时代价值,深入挖掘聚焦伊斯兰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契合之点,聚焦伊斯兰教义教规中蕴含的和合、忠孝、仁爱等理念,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的阐释,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受访者简介: 齐金江,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本文由“道中华”与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合作推出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康坤全 刘佳 责编 | 刘娴 审核 | 蓝希峰 记者 | 刘娴 制作 | 胡琪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岩】
盘手串的,一般都是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喜好,但没想到,小学生群体中也流行了起来,这怕是继去年人人传唱的《孤勇者》之后,又一个现象级的行为了。
一心向钱迷心窍 黄粱美梦终成空 重庆市江北区科技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苏留昶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苏留昶,男,1963年1月出生,1981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重庆市巫溪县副县长;江北区经信委党委书记;江北区科委党组书记、主任、知识产权局局长;江北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北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江北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一级调研员;2023年1月退休。 2023年2月,江北区纪委监委对苏留昶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2023年4月,苏留昶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2023年2月,刚退休一个月的苏留昶被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对正盘算着好好享受退休生活的苏留昶而言,一切都才刚开始便戛然而止了。曾经,苏留昶有着让人羡慕的起点和经历,但他却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忘却了初心使命,沉迷享乐、痴迷金钱、滥权谋私,最终留给自己无尽的悔恨。 1 贪图享乐、行事霸道,由风及腐逐渐蜕化变质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参加工作之初,苏留昶也曾勤奋刻苦。在组织的培养下,苏留昶35岁便被任命为重庆市巫溪县副县长。随着职务的升迁,身边意图拉近关系的人多了起来,此时的苏留昶也慢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成为商人老板拉拢的对象。 “不是这个约你吃饭,就是那个请你唱歌,于是我就喜欢上了唱卡拉OK、打麻将,有时候下午4点约打牌的电话就过来了,我一度感到这才是人生之乐。”苏留昶交代,当时的他,八小时内工作敷衍、八小时外灯红酒绿,有领导找他谈心谈话,当时他既感动又羞愧,但转身就抛诸脑后。妻子的要求,老父亲的规劝,他都无动于衷、不知悔改,毫无节制地沉迷于纸醉金迷的放纵生活中。 随着身边吹捧的声音不断,苏留昶开始自我膨胀,变得脾气暴躁、自以为是。日常工作中,他不把其他领导放在眼里,下属稍有做得不合心意的地方,就严厉批评,有时甚至责骂,就连围着他打转的商人老板也说他仗势欺人、蛮横霸道。 2003年,苏留昶在班子换届时落选,改任非领导职务的调研员。此时的他,不仅没有反躬自省,反而变本加厉。 在调至江北区担任部门“一把手”后,苏留昶没能正确对待组织调整,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更加扭曲,特别是面对利益的诱惑时,不仅行为上霸道专行,大搞“一言堂”,甚至罔顾党纪国法。 在任江北区科技局党组书记期间,苏留昶作为单位“一把手”,资金拨付都是由其一个人说了算,“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形同虚设,给人“一霸手”的印象。纵使是区政府常务会议议定的事项,他也以请示过区领导同意为由,擅自改变执行方式,为其从中牟利创造条件。面对给企业拨付的奖补资金,他“雁过拔毛”,凡是经手的资金,“风过了也要抓一把”,不仅不严格执行协议条款,甚至为了实现个人非法利益最大化,竟向未达标的项目拨付补贴资金以求回报。在办案人员向区科技局班子成员询问苏留昶上述事情时,班子成员多回答“不知道”“都是他一个人在管”。苏留昶的行径,严重破坏了江北区科技局的政治生态。 据办案人员介绍,苏留昶热衷于混老乡圈,结交商人朋友,经常举办宴会,邀约商人老板聚餐,借机收受红包礼金。2016年12月,江北区人民政府决定引进某应用研究院项目,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推进。此后,该研究院联系人为与苏留昶搞好关系,送给其一张面值2000元的消费卡,苏留昶根本不加推辞、顺势收下,可谓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顶风违纪。 圈子多了,求办事的人也多了。苏留昶回忆说,思想松懈后,行为上也自然放纵了,照顾亲戚朋友做工程、入伍当兵、学生升学、工作调动,只要找到他,都会帮忙协调。在帮忙后,虽然没有都收到“坨坨钱”(重庆方言,指大额现金),但是逢年过节,或者把事办好后,都会收到土特产等礼品。 从吃喝玩乐的“小事小节”,到礼品特产的“礼尚往来”,由风及腐,苏留昶思想上滑坡、精神上蜕变,最终在欲望和金钱面前丧失自我,在“温水煮青蛙”中逐渐蜕化变质。 2 财迷心窍、利令智昏,在违纪违法路上越滑越远 “我出生在不富裕的家庭,一直以来物质都比较匮乏,也许从小我心里就藏着对金钱和财富的渴望,这种欲望一旦被唤醒,就来势汹汹、野蛮生长。”苏留昶这样分析自己陷入贪腐泥潭的原因。 2000年春节,苏留昶在任巫溪县副县长时,去看望一名家中经商的老同志,发现其家里装修奢华、生活讲究。对比之下,苏留昶想到自己只有50平方米的家,内心五味杂陈,“一家三口蜗居度日,忙得没时间照顾孩子,趁早挣钱的想法在那时油然而生”。 2003年换届,苏留昶改任非领导职务后,自认为前途无望,工作上也变得消极,就报了大学的MBA班。“到了重庆主城,接触了更多大老板,见识了有钱人的世界,就更想当个有钱人。特别是到江北区工作后,弃政从商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当时,恰逢苏留昶父亲经营的煤矿因为煤炭行情大涨开始赚钱,大部分盈利都由他支配,于是,他用煤矿上挣的钱大量购入房产,一时间,金钱给了苏留昶极大的满足感,扫除了他仕途不顺的苦闷。此时,苏留昶最初努力工作、回报社会的理想信念早已荡然无存,“挣大钱”的想法愈发坚定。 煤矿带来的高收益,使苏留昶的发财欲望不断膨胀。在此前的工作中,他牵头带领乡镇大办企业,获得过上级肯定,就以为自己有突出的经济头脑和经商天赋,多次对他人感叹“我还是更适合经商”。其父亲的煤矿盈利后,他更是一心向钱,满脑子全是生意经。2010年,苏留昶拉上30多名亲朋好友,集资4000多万元开办了一个新煤矿。2014年,他又组织了几位好友,合资经营宾馆。 2014年底,苏留昶的煤矿因政策原因被迫关闭,苏留昶又想着开辟另外的生财之路。正在此时,苏留昶认识了做小额贷款生意的唐某,看到唐某二十多岁便住独栋别墅、开豪车,便对他刮目相看,想着和唐某一起做小额贷款生意发财。殊不知,外表光鲜亮丽的唐某,早已在外欠款上千万元。 不久后,在唐某提出借款400万元进行周转时,苏留昶一口答应下来,自己手上没有足够的现金,便将房产进行抵押贷款借给了唐某。没过多久,唐某又找苏留昶借钱,表示盈利收回来后马上连本带息全部还清。苏留昶没有半点怀疑,财迷心窍地又将另外的房产进行了抵押贷款借给唐某。直到最后唐某人间蒸发,债主找上门来,苏留昶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此时的苏留昶,已背上了近千万元的债务。“偷鸡不成蚀把米,想当个有钱人的梦破碎了。”苏留昶悔恨地说。 想通过小额放贷生意发财但血本无归,苏留昶不甘心,一心想把抵押的房子赎回来。于是,他将黑手伸向了自己的主管领域,想方设法将手中的权力变现。 “科技部门拥有较多的项目引进指标和惠企资金,他便想方设法从中捞取好处。”办案人员介绍,苏留昶自认为行事隐蔽,收受好处的事做得天衣无缝,抱着这样的心态,他肆意“拿捏”老板,把企业主当成提款机。逢年过节,他还会组织宴请活动,主要目的就是收受红包,对于送钱少的老板,还说人家抠门。“认为科技局应该是我的最后一站,所以有些利令智昏。”苏留昶忏悔道。 2016年,江北区人民政府与一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技中心,需要5000平方米的研发办公用房。苏留昶看到5000平方米办公用房的装修款是财政资金支付,既有保障,又是自己负责,觉得机会来了。他想办法安排好友罗某来承接这个装修工程,罗某当场表态要送上一半利润。当工程结束后,罗某第一次拿给苏留昶50万元,虽然一开始他就有收钱的打算,但面对一摞摞钞票,他心中也是忐忑不安,既害怕又想要,但一想到背负的债务,贪欲便战胜了敬畏之心。苏留昶以罗某帮忙代偿个人债务的方式,收受贿赂共计97万元。 一旦贪念深入骨髓,人就会沦为金钱的奴隶。2017年至2020年,苏留昶多次让某公司老板替他偿还债务,“借”只是名义,其实他没打算还,当该老板提出不用还时,苏留昶更是顺水推舟,想着反正都收过别人的“坨坨钱”了,也不在乎多这一次。一边自我安慰为自己开脱,一边心存侥幸,他先后收受该老板贿赂共计218万余元。 3 善于伪装、心存侥幸,对抗组织审查企图蒙混过关 对党忠诚老实,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苏留昶在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仍然执迷不悟,企图“耍心眼”掩盖事实真相。 2009年2月,苏留昶看准房地产市场,同史某、罗某共同出资购买了位于渝北区的一处房产,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总价500万元,其中苏留昶出资175万元,占35%产权。为了向组织隐瞒自己的资金资产情况,自2014年至2022年,苏留昶在填写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时,均按出资75万元、占比15%的比例瞒报该房产产权份额。 这处房产购买后不久,苏留昶就伙同史某、罗某将该房产用于宾馆经营。2014年1月,苏留昶同史某、罗某约定,由苏留昶独立承包经营该宾馆,并向二人支付承包费。2022年2月,苏留昶将宾馆转包给他人经营。而这一切,苏留昶均以家人名义实施,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自始至终不向组织如实报告。 2017年,某公司老板熊某通过苏留昶承接了区科技局相关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苏留昶以帮其代偿房屋抵押借款的方式收受熊某95万元贿赂。2020年10月,区审计局对苏留昶进行离任审计时发现其存在涉嫌违纪问题。苏留昶因担心收受熊某贿赂问题被牵连暴露,便约熊某在某宾馆见面,订立攻守同盟,谎称该95万元是熊某个人的购房款,以此掩盖受贿事实。 在对苏留昶立案审查调查前,有关他收受贿赂、以亲属名义开办煤矿、经营宾馆等举报信不断。在组织处置这些问题线索时,苏留昶耍尽心机,从未认真反思自省,如实交代自己的问题,一再错过组织教育和挽救,让自己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一次,在得知组织正在核查其单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吃喝问题时,苏留昶不是第一时间主动说明问题,而是安排人重新买了瓶酒,对核查人员谎称“买了酒但是没有喝,你看酒都还没开封”。对于自己拥有多套房产情况他也百般隐瞒,对已购买但未办证的房产概不上报,对已购买且办理证件的房产则想尽办法让人代持。 已为而悔,莫若早戒。苏留昶贪图享乐,奉行金钱至上,面对组织的教育挽救,始终心存侥幸,积小错成大错,最终自食恶果。 苏留昶忏悔录(节选) 被留置后,我深刻反思了自己蜕变与堕落的原因。 在物质世界中迷失,背离初心使命。我当上副县长后,受到的外界诱惑越来越多,理想信念动摇。开始觉得当官也不过如此,性价比不高,有钱才是硬道理。价值观开始扭曲,思想开始开小差,工作上就开始懈怠,人生最初的理想信念早已荡然无存,一心想着如何赚钱,也从原来那个勤奋刻苦的有为青年变成了满身铜臭的俗人。 在歪风邪气中迷失,精神懈怠、玩物丧志。学好三年,学坏三天。组织上本来是委以重任,激励我继续好好干事创业,但我却把副县长的位置作为一种苦尽甘来的享受,作为一种功成名就的满足,不思进取,作风开始漂浮,热衷于搞接待,工作中有了松松绑、歇歇脚的想法。 在一时成就中迷失,德行操守滑坡。身边吹捧的声音越来越多,我就开始自我膨胀,下属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严厉批评,有时甚至责骂,刚愎自用、脾气火爆,“小人得志,不可一世”,好像就是对我的写照。有了更大的权力,说的话更管用了,思想上“谨小慎微”的门一开,只要亲友找到我,我都会协调帮忙。我全然没意识到这是个苗头,我的思想潜伏着守不住操守的危险,导致我胆子越来越大,最终滑向深渊。 在贪欲和虚荣中迷失,践踏纪法红线。调到江北区工作后,我就一门心思想做生意。一开始,生意上都很顺利,但后来煤矿关闭、钱财被骗,让我债务缠身。妻子让我认栽认赔,但我不甘心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财富就这样流走,不甘心自己有钱人的标签就这样被撕掉,我便萌生了“邪念”,想着眼前自己科技局“一把手”位置可能就是我最后的机会了,便开始留意怎么让自己的权力变现。也曾想到如果东窗事发,后果就是要吃牢饭,但这不安很快被沉重的债务压力盖过去,也相信自己运气不会这么差,收钱的方法也隐蔽,应该不会被查处。 我深切感受到,违纪违法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被绳之以法。贪欲的魔鬼驱使我一错再错,底线越来越低,“坨坨钱”要收,“小钱”也看得起,区纪委监委找我谈话,我全都没听进去,一心想着怎么编说辞,怎么脱身,这让我错失了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现在想来,真是悔恨交加。 权钱交易真是这世间最亏本的买卖!可惜世间没有后悔药,时光不会再重来。(中国纪检监察报 通讯员 胡小珊 周小涵 于一鹏) 【编辑:李岩】
责任编辑: 吴郁莹,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