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拼音
    当前位置:首页>环境新闻

    河北全面排查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

    发布时间:2023-06-09 03:34:52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中新社联合国5月20日电 (记者 王帆)在第四个“国际茶日”到来之际,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1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系列庆祝活动。  当天首先拉开帷幕的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主办的“一片神奇的叶子:茶与绿色发展”主题活动。当地时间5月1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泉州市人民政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举办“茶和天下·雅集”主题展览和招待会。图为展览现场泉州南音表演。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致开幕辞表示,茶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增进文明交流的纽带。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丰富和发展世界茶文化,是我们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方向。我们愿以茶为媒,推动国际交流合作。  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李军华表示,茶叶贯穿不同文化、经济和历史,真正能将全球联系起来。茶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帮助人们消除贫困和饥饿、提高妇女赋权并实现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同落实2030年议程密切相关。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托雷罗作为活动嘉宾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茶不仅是一种饮品,也承载着文化、传统和遗产。作为重要经济作物,茶有助于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收入,有助于落实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各方应关注气候变化对茶叶种植负面影响,加大对小农户支持,为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当地时间5月1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泉州市人民政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举办“茶和天下·雅集”主题展览和招待会。图为展览表演泉州提线木偶写书法。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副市长苏耿聪全面介绍了泉州的茶历史和茶产业情况,以泉州发展的生动事例积极分享对茶文化保护和传承、茶产业绿色升级的经验和实践。  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厄立特里亚、孟加拉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高度评价此次“国际茶日”活动。他们表示,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重要饮品,茶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助力小农户脱贫增收和妇女赋权。茶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防治洪涝等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阐释。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联通各国人民、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的重要渠道。  主题活动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同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泉州市人民政府一道,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了“茶和天下·雅集”主题展览和招待会。张军与联合国主管外勤支助的副秘书长哈雷共同为联合国首次为“国际茶日”发行的主题邮票揭幕。  在招待会现场,来自泉州的茶艺师和艺术家们为各国来宾展示了茶艺和香道、南音演奏、提线木偶戏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和体验活动。来宾们一边品茶,一边参观茶文化和泉州文化遗产等展览,多角度直观感受中国茶文化魅力。  2019年12月,第7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今年系首次以实体形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国际茶日”庆祝活动。(完) 【编辑:叶攀】

    接下来,查尔斯三世夫妇将乘马车原路返回白金汉宫,这被称为“加冕游行”。预计超过6000名英国军人将参加游行。

    中新网太原5月11日电 (吴琼 范丽芳)“到了吉布提,我们将加强和当地卫生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每位队员的专业特长,开展义诊健康教育。尤其要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优势,进行中医诊疗方面的培训,培养当地骨干人才,争取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山西第22批援吉布提医疗队队长、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武丽娟11日介绍。11日,中国(山西)第22批援吉布提医疗队行前教育培训暨欢送会在山西太原举行。 吴琼 摄  当日,中国(山西)第22批援吉布提医疗队行前教育培训暨欢送会在山西太原举行。带着亲人的不舍以及众人的嘱托,医疗队员们从太原武宿机场出发,与大家拥抱、合影留念、挥手告别,将奔赴吉布提执行为期1年的援外医疗任务。山西省卫健委向此次援吉布提医疗队队长武丽娟授旗。 吴琼 摄  “今年是我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自1963年以来,我国已累计派出援外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山西省卫健委副主任廉月胜介绍,他们不仅救死扶伤、分享抗疫经验,还传授经验、培训医生,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廉月胜说,山西作为承担援非医疗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目前已走过了48年的光辉历程,取得累累硕果,共向喀麦隆、多哥、吉布提3个国家派遣医疗队64批1364人(次),共有315人次获受援国政府颁发的“骑士勋章”“独立勋章”“杰出贡献奖”等国际荣誉。医疗队员们与大家拥抱、合影留念、挥手告别,即将奔赴吉布提执行为期1年的援外医疗任务。 吴琼 摄  学习法语、传染病防治等知识,与已经在吉布提的医护人员连线了解情况……对于第一次参加援外任务的武丽娟而言,出发前,她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经过培训,我们已经基本上可以和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到了吉布提,希望能继承之前医疗队员的优良传统,继续把工作做好。”  “作为家属,我全力以赴支持他们的工作,希望他和队员朋友们团结一致,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回来。”该批医疗队员苏敏健妻子武晶晶说。  欢送会上,廉月胜也寄语医疗队员,希望各位队员在国外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珍惜援外经历和友谊,把山西援外医疗队建设成为最为安全、最善战斗、最讲团结的一流队伍,履行好医疗外交的神圣使命,让中非友谊的接力棒代代相传。(完) 【编辑:王祎】

    长春5月17日电 (记者 郭佳)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中美两国科学家最新联合研究表明,全球红树林生境较为破碎,截至2020年,全球红树林斑块约有33.7万个,其中95%以上斑块的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  红树林生长在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上,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誉。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精准的空间分布信息是评估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实施保护策略的关键。  此次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贾明明副研究员、王宗明研究员、毛德华研究员、任春颖研究员、宋开山研究员、赵传朋博士,武汉大学王超副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萧向明教授、美国罗德岛大学王野乔教授共同完成。海南海桑红树林。(资料图) 贾明明供图  中美两国科学家利用遥感大数据和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集成影像最大值合成算法及面向对象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全球首套高空间分辨率(10米)的全球红树林分布数据集,并命名为HGMF_2020。  与此前公布的全球红树林数据相比,HGMF_2020提供了最新的、分辨率更高的全球红树林的空间分布以及斑块结构信息,总体制图精度达到95%以上,被精细刻画的红树林斑块包含具有地理学意义的属性信息,可直接用于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全球红树林总面积为14.5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地区红树林资源最为丰富,约占全球总面积的39.2%;印度尼西亚红树林资源在所有国家中最为丰富,总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其次是巴西(1.2万平方千米)和澳大利亚(1万平方千米)。  研究结果还显示,全球44%的红树林位于保护地内部,这一数值略高于全球红树林联盟发布的结果(42%),其中南美地区受保护的红树林面积最大,南亚地区受保护的红树林比例最高。  此外,科学家还通过分析红树林林带宽度,定量描述了红树林在抵御自然灾害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显示,全球几乎所有的红树林都具有明确的防风消浪作用,且林带越宽作用越明显。  目前,世界上有10余套全球尺度红树林遥感数据产品。然而,受限于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等,早期产品难以精确刻画红树林斑块特征,如形状、边界等,同时也缺乏合理的空间细节。(完) 【编辑:李岩】

    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正式提出“全民艺术普及”;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全民艺术普及”上升为法律规定。  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提升人民群众的美育素养,是各级文化馆的重要责任。上海市除了市一级的群众艺术馆,还有18个区级文化馆、220个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5600个村(居)文化活动室。近年来,上海市各级文化馆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全力建设“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将各级文化馆打造成为全年龄段人群服务的美育课堂,引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民文化节是上海各级文化馆开展全民美育的重要抓手。十年来,上海市民文化节将艺术普及、人文教育、市民素养提升融于一项项具体活动中,激起市民对崇高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不断提升市民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美育之河的重要源泉。上海市民文化节通过举办中华古诗词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中华语言文字大赛等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市民在阅读、背诵、知晓、理解、运用传统文化经典中,燃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上海市民文化节还与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书展、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合作推出“电影中的真善美”“阅读中的真善美”“艺术中的真善美”系列征文活动,邀请市民用文字记录一部电影、一本好书、一场好戏中的真善美。如今,走过了十年的上海市民文化节,又踏上了新征程。从今年开始,上海市民文化节将每年4月8日的“文化服务日”升级为“城市美育日”,这意味着该文化品牌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意味着上海的公共文化工作正向着“全民美育”迈进。  文化馆一般都是白天开放,晚上关闭。可很多上班族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下班后才有时间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为此,2016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推出市民艺术夜校,面向18到55岁的中青年人群开设艺术课程,受到白领们的热烈欢迎。很多人结束一天的忙碌,下班后来不及吃晚饭就直接赶到文化馆上课,他们将艺术夜校看作“都市中的艺术家园”“忙碌工作、生活之余的心灵栖息地”。七年来,年轻白领们上课的热情不断高涨,艺术夜校的课程不断扩容,校区和教学点位也不断增加。2022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被列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首次实现上海16区全覆盖。  为满足更多市民的美育需求,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目前已在上海数字文化馆上开通40门免费“云体验”课程,同步推出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国学、非遗等8个门类的线上课程,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同时,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还实现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各分校均开设了线上直播课程,并利用线上优势,将直播课程的服务范围扩大到整个长三角地区,大大拓展了美育的覆盖范围。今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将不仅在教学点、课程、学员人数方面实现倍增,还将首次推出提高班,并面向在沪外籍人士开设专题培训课程。  开展全民美育,仅仅靠文化馆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上海“社会大美育”主要实施单位,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目前正牵头统筹打造10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计划推出5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社会大美育”旨在将更多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目前已经有70家博物馆、美术馆、剧场、院团、图书馆、非遗场馆等6大类机构加入,所有“社会大美育课堂”将立足特色资源,进行整体策划,形成主打品牌。每个“社会大美育课堂”每年将推出至少20场面向市民、免费或公益开放的高品质公共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接下来,我们将遴选和征集更多符合条件的专业场馆、机构等社会力量,共同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更多品牌项目,并积极推动美育项目下沉到社区、校园、楼宇、商圈、企业,进一步提升人群覆盖率,让更多市民走得进场馆、看得见艺术。  虽然通过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等项目,我们为上海的全民艺术普及打下了较为完备的基础,但社会美育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接下来,我们将凝聚社会各方共识,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美育中来,努力为全民美育水平的提升贡献文化馆人的力量。  (作者:吴鹏宏,系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葛成】

    河北全面排查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

    一季度,大同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9%,增速全省第4,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9.7%。

    官网介绍,华彬集团旗下的快消品业务板块主要包括五大品牌,即红牛、果倍爽、唯他可可(VitaCoco)、自由能量饮料品牌战马与高端进口水芙丝(VOSS),但其他四个品牌的知名度均不及红牛。

    房车露营基地的游客 白云飞 摄  石家庄5月27日电(俱凝搏 田欣)2023年首届石家庄房车露营大会于26日晚在“千年古县”河北灵寿花溪谷房车露营地启幕,会期3天。房车露营基地夜景 白云飞 摄石家庄房车露营大会开幕式现场 白云飞 摄  开幕式上,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张惠对石家庄市文旅资源进行推介,灵寿县委书记彭勇民对灵寿县文旅资源进行了推介。现场还演唱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主题歌曲征集作品《约山约水约河北》《这里等你来》并举行了摇滚主题晚会。房车露营基地的游客 白云飞 摄房车露营基地的游客 白云飞 摄  本届房车露营大会还邀请了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等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自驾车旅游协会,并与河北省签署“送客入冀”合作协议,助力把“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打造成为一种新时尚,有序引导露营旅游休闲业发展,推进省会文化旅游市场消费提质扩容,促进房车露营产业创新发展,努力将石家庄打造成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房车露营首选地。房车露营基地 白云飞 摄房车露营基地 白云飞 摄  据介绍,到2025年河北省将建成自驾车旅居车营地50座以上,建成一批功能完备的国家级自驾游目的地。石家庄市将以本届房车露营大会为契机,主动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展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让“多彩石家庄”的品牌更加响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全力支持石家庄市持续举办房车露营大会,积极培育露营休闲新经济、打造省会文旅新名片。露营基地 白云飞 摄房车露营基地 白云飞 摄  本届露营大会期间,还将举办首届石家庄房车露营发展专家对话会、“引客入冀”签约及“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房车自驾巡游等活动。(完) 【编辑:陈海峰】

    “希望共富基金能够当好服务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的‘领头雁’,践行省级国资运营平台‘浙江模式’2.0的‘示范军’和当好央省地合作共建共享的‘催化剂’,以基金为载体充分发挥国资运营平台对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撑作用,助推山区26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扬剑表示,共富基金正式启动后,将为山区26县持续引入资金人才、落地重大项目、提升高端产业。


     已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