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图片新闻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调研组到梧州调研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邓寅明 2023-05-30 05:38:25

 

5月17日电 国台办17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临近“5·20”,对民进党当局上台七年来在两岸关系方面有何评价?对今后一个时期两岸关系发展有何预期?  对此,马晓光指出,2016年5月以来,民进党当局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歪曲否定“九二共识”,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加紧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制造两岸对立对抗,阻挠破坏两岸交流合作,导致两岸关系持续陷入紧张动荡。他们的所作所为,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危害台海和平稳定,损害台湾同胞利益福祉,日益将台湾推入灾难深渊。  马晓光强调,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共同心声,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台独”同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与两岸同胞利益福祉背道而驰。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共同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编辑:张子怡】

中新社杜尚别5月11日电 题:当“鲁班”走进杜尚别  中新社记者 张硕  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与中国天津相隔4000多公里,又因“鲁班”联系在了一起:由两地高校合作建设的中亚地区首家鲁班工坊,成为两国职业教育交流平台,在“一带一路”上搭建起了一座塔中技术驿站。图为当地时间4月17日,在位于塔吉克斯坦杜尚别的鲁班工坊内,塔方教师与学生们进行仪器实训操作。 中新社记者 张硕 摄  “鲁班”走进杜尚别  塔吉克斯坦技术大学校园内,城市规划与建筑系的大二学生博佐尔佐达拎着三脚架和水准尺走进实训场。他打开设备开关,按照屏幕指令,熟练地操作测绘仪器,顺利完成了一次测距实践。站在身旁的中方教师吴正鹏,正帮着博佐尔佐达总结实操经验。  这是中新社记者近日在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看到的一幕。这座中亚首家鲁班工坊就位于塔技术大学内,于2022年底正式启动,旨在培养工程测量技术和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人才。博佐尔佐达是其中一名学员。图为当地时间4月17日,位于杜尚别的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课堂。 中新社记者 张硕 摄  走进占地1138平方米的工坊内,记者看到宽敞简洁的实训大厅、排列有序的仪器设备、设计精巧的操作台。中方合作学校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为工坊配置了涵盖绿色能源实训中心、智能测绘实训中心的教学区域,还配备了双语教材、教学设备与信息化教学资源。  塔技术大学副校长沙赫里约尔表示,中国的机械设备和操作经验都处于领先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当地教学条件,更有助于培养青年技术人才。  “中国仪器设计精巧、容易上手”,博佐尔佐达说,“在这里的学习将帮助我提升专业能力,使我有更大信心继续钻研我的学科。”  跨越语言障碍的煨弯计算  煨弯,是城市热能应用中一个专业名词,也是塔鲁班工坊培训中的难点。如何让塔方教师弄懂其中的原理,可难坏了中方教师魏旭春。  “有些内容专业性极强,两国在计算逻辑、数字写法上都存在一定区别。”发现问题后,魏旭春与中方教师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改在实际操作中讲解理论。课后,魏旭春的手写笔记被塔方教师“一抢而空”。图为当地时间4月17日,位于塔吉克斯坦杜尚别的鲁班工坊内,塔方教师参考中国样题为学生讲解知识点。 中新社记者 张硕 摄  为跨越语言障碍,塔中教师团队使用中俄两种语言编写课程教材,得到各方认可。塔教师苏列伊蒙介绍,这本教材包括11个教学项目,36个工作任务,并配套52个视频资源。“书中配有信息化教学资源,我们的学生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查看相关知识,十分方便。”  在一名塔学生的课本上,记者看到不少手写笔记和备注。这名学生说,双语教材很有用,配备教师讲解,更易理解。  一座中塔技术驿站  86天建成场馆、17天完成物品运输并捐赠教学设备377套、教学资源84件……一连串的数字见证了塔中共建一座技术驿站的意愿。  “鲁班工坊作为国际人文交流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帮助合作国实现共同发展。”塔鲁班工坊项目中方负责人李清彬说,“我们通过这座工坊和世界分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经验,培养更多服务当地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多形式交流中,两校师生增进了友谊与认同。李清彬表示,“我们就是‘一带一路’上的一颗螺丝钉,铆固彼此友好情谊”。  塔技术大学校长达夫拉特佐达指出,作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平台,鲁班工坊为当地青年提供了全方位机会。  “我们收获了丰富的合作经验。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将把塔鲁班工坊建设成为领先的技能人才培养中心。”达夫拉特佐达说。(完) 【编辑:王祎】

中新网北京5月3日电(记者余湛奕)共青团中央3日发布的中国共青团团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358.3万名,共青团组织409.3万个。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调研组到梧州调研

 

林长友侄子林强,2014年发现家乡长城主题游的市场潜力,回花楼沟村经营自家民宿。他说:这些年,村里民宿的经营模式从“靠天收”逐步变为发展“新住客”,民宿数量从10余家发展为百余家。以前外出打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在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的村民达700余人,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

重庆5月13日电(肖江川)13日早上8点钟,“龙勇士”2023重庆巴岳山越野赛在重庆铜梁鸣枪起跑。此次比赛吸引了297名越野高手同场竞技,一决高下。  此次越野赛为团队赛,以“无兄弟,不越野”为主题,倡导“协作、坚韧、快乐”的理念。每支队伍由三名选手组成,同时打卡,共同完赛。图为选手在赛道上奔跑。 赛事组委会供图  比赛分为10公里越野、20公里越野、33公里越野三个组别。10公里越野累计爬升592米,20公里越野累计爬升1141米,33公里越野累计爬升1660米。赛道由硬质公路、景区步道、塑胶跑道、山径野道、软土机耕道组成。图为选手携手撞线。 赛事组委会供图  发令枪响,选手从铜梁玄天湖景区出发,途经黄桷门、天灯石、威震门、飞来石等多个景点,一路可沉浸式体验山水相连、人水相依的生态美景。此外,由山径野道与软土机耕道组成的赛道让此次比赛“野趣”十足。图为颁奖仪式。 赛事组委会供图  经过激烈角逐,由周立婷、王磊、黄道勇三名越野高手组成的队伍,以3小时43分46秒的成绩获得33公里越野组冠军;由曹金元、陈平平、吴廷伟组成的队伍,以2小时41分45秒的成绩,获得20公里越野组冠军;由边强、边创、刘萍组成的队伍,以1小时53分38秒的成绩,获得10公里越野组冠军。图为选手从起点出发。 赛事组委会供图  “这次越野比赛是团队作战,不仅是体现个人的综合实力,更重要的是考验团队的合作能力。”选手周鹏表示,和马拉松相比,越野跑对参赛选手的身体素质要求更为全面,上坡考验腿部力量和心肺功能,下坡考验身体的控制能力。(完) 【编辑:叶攀】

(责编: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