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青年一代要勇于担当、苦练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团誓言,为祖国国防事业添砖加瓦,积极奉献自身力量。”武警温州支队乐清中队下士黄林林如是说。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将分别于今年9月23日至10月8日、10月22日至28日举行。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全国关注、世界瞩目。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十里钢城”的转型答卷: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作为安徽融入沪苏浙的“先头部队”,马鞍山始终有一个愿望: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这个“白菜心”是什么样?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  于是,马鞍山有了更清晰的目标,这座以工业起家、靠制造业吃饭的资源型城市,开始走“开放路”、打“创新牌”,让发展逐“绿”,转型加“数”。  一个个园区合作共建、一个个交通壁垒被打破、一项项民生服务被串联……在这背后,承载的是马鞍山积淀数十年的东向情愫,更折射出这座城市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的执着追求。  生态共护“一个家”  五月的薛家洼,清澈的长江宛如缎带,不见打鱼船,只见远处一艘艘货轮穿梭忙碌。近岸处,绿意盎然,风光旖旎。水面下,绿草悠悠,鱼翔浅底。  如今,尽管渔民“三姑娘”陈兰香早已退捕上岸,但她还会经常来到薛家洼,看着曾经自家渔船停靠的地方,变成了“城市生态客厅”,她不禁感慨:“如果不是那棵树,这里已经变得快不认识了。”  最让她高兴的是,现在能看到江豚了。“过去在江边连鱼都看不到,现在江豚越来越多,离江边越来越近,这说明长江水变好了,我们渔民上岸是对的。”陈兰香说。  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被誉为长江中的“微笑天使”。它们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  如今,长江江豚的“能见度”越来越高,马鞍山的一江碧水起着关键性作用。  2019年,马鞍山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对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禁渔禁捕,3个月时间拆解各类渔船5651条,包括“三姑娘”在内的一万多名渔民退捕上岸。  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胡伟称,四年来,马鞍山在安徽省率先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新改建雨、污水管网43.3公里。1393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全市10个国控断面水质和3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与此同时,马鞍山积极推动长江江豚保护跨区域协同立法。去年10月24日,马鞍山联合镇江、南京两省三市共同颁布《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打破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共同推动长江江豚全生命周期联动保护。这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  随着长江江豚保护“朋友圈”的不断扩大,长江的“微笑天使”们有了一个安全、自然的家。  园区共建“一盘棋”  走进马鞍山青浦工业园内的中钢诺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巨大的厂房里,一台台机床设备正在高速运转,“你眼前看到的这些高精度专用轧机,都是已经预定好的,马上就要发往重庆、上海等地。” 中钢诺泰装备中心副总经理严汉说。  作为园区首家竣工投产企业,中钢诺泰自投产以来,公司产品始终供不应求,目前在手订单十分饱满。  “之所以能够供不应求,是因为马鞍山的工业基础,再加上长三角广泛的人才市场,公司能够在这里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长材控轧控冷技术、智能柔性水冷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心优势。”解密企业发展,严汉直言不讳。  跨界合作,产业是基础;发展产业,离不开载体。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马鞍山与长三角地区创新共建合作园区,以园区实体化运作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2019年底,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马鞍山青浦工业园,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生态工业合作园区;  2020年底,马鞍山青浦工业园被授予全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2021年3月,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就利益分享机制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同年5月25日,马鞍山经开区驻上海青浦工业园区办事处正式挂牌……  在马鞍山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陶猛看来,一个个节点的背后,是马鞍山经开区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实现制造业三年倍增而增添的新的强劲“引擎”。  深度“沪”动,借“海”扬帆。如今,马鞍山经开区以马鞍山青浦工业园为抓手,园区加速与苏浙沪创新链、资本链、技术链、人才链有机融合,积极构建“长三角研发、马鞍山生产”的协同发展新模式。截至目前,入驻合作园区共11个项目,总投资196亿元。  办事只进“一扇门”  自南京大学毕业后,家住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的何婷婷就留在南京工作。前几天,准备回家乡发展的她,在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办结了户口迁移业务,将户口迁回了丹阳镇老家。  “记得几年前我把户口迁到南京时,迁入地、迁出地要来回跑好几趟,现在只跑一趟就办理好了。”何婷婷说。  “两省共一镇,一镇两丹阳”,在皖苏交界处,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与南京市江宁区丹阳社区,地名相同,街道相通。过去,由于行政区划不同,两地群众在办理一些业务时常常“南奔北走”。  2016年,两地公安派出所就共同在交界处设立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为进一步破解行政区划的影响,更好解决省际毗邻地区群众办事“痛点”,今年2月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正式挂牌运行,让两省群众实现“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目前警务室的政务服务事项包括户籍类、居住证类、证明类和业务咨询类四大类12项业务。”马鞍山市公安局博望分局丹阳派出所民警俞泓介绍,自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正式运行以来,两地派出所共办理居住证200余张、户政业务77件、业务咨询300余次。  检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果,归根结底是让老百姓有获得感。近年来,马鞍山在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频频“牵手”南京,让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这幅“工笔画”,在这里越描越精细、越绘越精彩。  (人民网记者 周坤 张俊) 【编辑:李岩】

川观新闻

HEPS工程加速器部副主任李京祎介绍,HEPS直线加速器是一台常温直线加速器,长约49米,用于产生电子,并将电子加速到500MeV,是电子的源头和第一级加速器,由端头的电子枪、聚束单元、加速结构、微波功率源等设备构成。

该公司是河北一家主营木地板、PVC地板的工贸一体化企业。从德国汉诺威地铺材料展览会到广交会,今年以来,王继旭参展的脚步不停歇。参加展会及海外考察调研,大大拓展了该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发展空间。“我们在东南亚、欧洲等地的订单数量,有了大幅提升。”王继旭说。

绿色、智能、时尚等新消费齐聚一起来消博会打卡这些新场景

点开短视频平台上的直播间,大部分观众做不到不花一分钱“全身而退”。近年来,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迅速,一批批优质主播涌现,点燃了观众的消费热情。直播与短视频行业也在就业创业、乡村振兴、非遗焕新、国潮出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5亿个,同比增长7.1%;短视频内容创作者账号累计超10亿个。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已经成为拉动就业的新渠道。  报告显示,当前,主播群体已逐渐呈现高学历化、年轻化、职业化趋势,短视频创作者向着年轻群体和中高龄群体两极发展。带动就业机会超1亿个,主要直播、短视频企业吸引求职者数量约50万人。2022年,平台新增开播账号1032万个。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依托丰富的内容、立足技术发展和产业延伸,创造出更多的新型岗位,吸纳更多人才成功就业。其中既有“短视频特效师”等传统职业的再创新,也有“电商操盘手”等数字经济催生的全新岗位。截至去年底,快手直接和间接带动的新职业数量已达92个,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就业选择。  电商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相关环节上下游的就业岗位。同时,正逐步形成多个新兴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带,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发展。例如,来自河南浚县的快手达人“泥巴哥”通过自制的精彩大片,以网络表演形式带动当地泥塑非遗传统手艺的销售,促进了当地泥塑产业的发展。  除了造就新岗位,短视频平台借助数字技术打造线上招聘新方式“直播带岗”。5月12日,宁夏贺兰县举办2023年民营企业服务月大型招聘会暨“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会。此次招聘会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线上通过“贺兰就业”抖音公众号同步进行直播,为不能到场的求职者推送岗位讲解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求职者只需轻点屏幕就能了解心仪的岗位。同时,“直播带岗”也通过后台大数据精准画像等数字技术更好地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快手数据显示,2022年快手直播招聘平台“快聘”直播场次超500万,提供岗位的企业总数达24万个,“直播带岗”模式已经颇具规模。  截至去年12月,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亿,同比增长6.7%,占整体网民的70.3%;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同比增长8.3%,占整体网民的94.8%。随着短视频全民化特征日益凸显,其带动就业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徐佩玉(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徐佩玉 【编辑:叶攀】

“你看,这就是我们当时撞出来的洞。”翟墨指着船体的右前侧,那里还留着一个深深的坑。“在冰区航行,就像是走雷区一样。三个人三班倒,不敢多睡觉。”

??董事长潘刚表示:“30年的持续增长,是伊利一步一个脚印,从内蒙古走向世界的精彩注脚,也是我们挺进全球乳业前三、实现全球乳业第一目标的序章。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持续高质量引领,为消费者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营养健康产品,与合作伙伴、股东以及全社会共享‘健康’的价值。”

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文/刘亮  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12日在中国新闻社与能源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3年第一期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表示,电煤消费预计在2030年后进入下降拐点。  “电力行业是中国最大的煤炭消费和碳排放部门,电力行业减排是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傅莎表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中国实现碳中和过程中最关键的议题之一。  在她看来,双碳目标下,中国煤电转型方向清晰,从长期看,非化石能源需要在未来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据明显比重。煤炭消耗量应争取尽快达峰并进入下降通道。  但从现实层面看,煤电仍起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虽快速增长,但仍需煤电补足用电供需缺口。“非化石能源的新增发电仍只能满足约四分之三的新增电力需求,意味着余下的四分之一需要常规能源补足,其中一半源自煤电。”傅莎说。  从趋势看,她指出,电煤消费预计于2030年后进入下降拐点,该时期内新增电力需求将尽量由可再生能源电力满足;之后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大幅替代煤炭,预计到2060年煤炭消费量下降到约3亿吨。同时,随着电气化需求上升,未来电力需求将呈大幅上升态势。  面对电煤消费的下降和电力需求的攀升,煤电行业转型面临挑战。对此,她提出以下三大举措。  其一,短期内要严控新增煤电项目,通过机组合理延寿、挖掘需求侧响应资源以及其他灵活性电源配置实现增量控制,降低转型风险。其二,设计煤电转型的顶层规划,通过细化标准并构建市场机制,推动未来30年有序转型的进程。其三,煤电企业应积极寻求转型,通过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供热降耗改造以及发展减排技术等,提升竞争力,更大程度降低转型风险。 【编辑:刘阳禾】

音乐会曲目由广西交响乐团、广西歌舞剧院、马来西亚国家交响乐团、越南国家歌舞剧院、新加坡鼎艺团等中国和东盟国家顶级乐团演绎。乌兰、陈永馨、伊莉莎等中国和东盟国家知名歌手亮嗓献唱。

值得一提的是,天丝公司在4月18日公布了一项2022年10月31日的判决,也就是华彬旗下的湖北红牛工厂一案。

4月19日,第一批叶片被顺利从产业园运出,并送上了高速,当地高速公路管理局对沿途影响运输的设施进行了位置调整,确保运输车辆可以顺利抵达目的地。

2022年以来,工程机械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展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为目标的技术改造,全面推广新型环保涂装技术,抢抓排放标准切换的风口,积极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去年12月1日起,挖掘机、装载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从“国三”排放标准切换到“国四”排放标准,绿色发展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必答题。

建设“尚德重教”村,讲好“慈善、慈孝、慈爱”故事,体现重视教育、崇尚文明的良好村风,这是张庆达和村班子正在践行的路径。

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浙江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5月12日7时至21时,杭州湾部分水域进行实弹发射训练活动,禁止驶入。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吕栩颖 张雨婷) 【编辑:李岩】

绍伊古说,与2022年初相比,基本武器的采购量是去年的2.7倍,急需武器的采购量是去年的7倍。绍伊古指出,俄军部队如何行动,武器弹药的补给是关键,因此,军工企业的任务是迅速加快生产速度。他说,整体看,军工企业满足了陆军和海军的需求。

中新社巴黎5月5日电(记者李洋)法国与意大利两国因移民问题导致的紧张关系仍然持续。法国总理博尔内5日呼吁双方展开对话,缓和矛盾。

甲骨文、考古、风暴摄影,在今天的短视频平台上,跳出了越来越多的冷门知识科普视频,而它们的背后是一群95后、00后的年轻创作者。他们拥有各自的专业背景,借助于短视频的传播模式,这些年轻人在两三分钟里,向屏幕端的观众输出着他们的知识和观点。近日,澎湃新闻采访了其中几位创作者,在他们看来,短视频上的碎片化内容也可以是一段完整而有意义的严肃科普。李右溪抖音截屏图。  95后的甲骨文科普博主  “甲骨文方向毕业是种什么样的体验?”今年2月,李右溪在抖音上发布了第一条甲骨文科普视频,短短一个晚上,这条视频播放量过百万,而她也在一夜之间多了10000多个粉丝。如今,她专职做甲骨文科普,已经收获了18万粉丝。  在李右溪的视频里,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卜辞似乎离今天人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比如商王写给妻子妇好的甲骨文“情书”,商王和他“能者多劳”的大臣毕之间的“职场”故事,从甲骨文里的“肥”字看古人的“身材焦虑”,或是在龟甲上写下占卜雨雪雹云风的“天气预报”。在解释那些陌生的甲骨文字的同时,商代和商代人的生活浮现在人们眼前。  对于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的遐想与好奇让很多粉丝对甲骨文产生了兴趣,有时甚至在评论区发起了“催更”。“很多人发现这些字很有意思,因为当时的造字形象本身就有趣味性。其次,从那些卜辞背后,我们会看到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原来我们的祖先是这样想的,或许还能从中学到古人处事的智慧。”李右溪在采访中说道。  在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背后,是甲骨卜辞和造字几千年的历史和演变,也是当代的研究者们孤独又漫长的探索和破解之路。李右溪本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研究生阶段选择了汉语言文字学,其中就包括甲骨文方向,而学校里只有一位研究甲骨文的老师,那一届又只有她一个学生,不同届的同学总是聚到老师家里,喝着老师泡的茶,听他讲述甲骨文的故事,便是他们的上课时间。  “我当时对源头性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就选择了甲骨文的方向。”李右溪回忆道。作为汉字的源头,甲骨文是商朝史官刻在龟甲上专门给王占卜的文字,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因为甲骨文的存在,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的时间。  在李右溪的视频里,从寥寥两笔的甲骨文“人”字形,延伸出人的劳作、姿态、礼仪,和文明,延伸出和人有关的其他字形。比如甲骨文中的“元”,突出了头部,本来指的是人头,后来引申出初始、根源的意思。  “每个汉字之所以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背后都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的生命轨迹。”她在视频中说道。为了溯源如今所使用的汉字的源头,李右溪需要花时间翻阅字典,查阅大量的文献和书籍,再将它们转换成两三分钟的文案,深入浅出。“前期积累的时间特别长,真正写的话,快的大概一小时就能写完,最慢的一次是从晚上6点多写到凌晨1点多。”她告诉记者。  如今,李右溪居住在京杭大运河附近,每天睡到中午,出门逛二手书店,在咖啡馆里看甲骨卜辞,在穿越到殷商世界的同时,一边想着怎样和当下的生活产生连接。“现在,随着甲骨文研究越来越深入,国家也在进行推广,一些小学初中课堂里也会引进甲骨文,”李右溪说道,“其实它和文学诗歌一样,也是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她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甲骨文,而短视频科普或许是其中的一条途径。  冷门专业进入大众视野  在抖音上,像李右溪这样的冷门专业科普博主并不少见。他们来自年轻一代,在擅长使用短视频创作的同时,也能将自己学习的小众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水星  水星是浙江大学考古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是展览展示策划和公众考古,在短视频上进行考古科普,显然称得上“专业对口”。起初,她做短视频的动机是发现公众在博物馆领域有很多误解,甚至部分网友留言称,考古和盗墓就是“有证和没证”的区别,这也让她意识到,科普考古很有必要。  “有一回参观浙江省博物馆,一个彩凤鸣岐古琴竖着放,一个小孩子的妈妈跟他说这个叫做竖琴,当时就觉得大家逛博物馆,很多文物的历史背景和用途都不知道,所以才要给大家讲一讲每个地方的历史人文知识。”水星在采访中回忆道。  和李右溪一样,如何在两三分钟里将复杂晦涩的冷门知识通俗地分享给观众,对于水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起初,她的短视频创作并不顺利,“开始走错了方向,每次会外出到很远拍摄,但是没有选好能让观众感兴趣的主题,在文案写作上也走入了误区,”水星说道,在后来的尝试里,她摸索出了自己的创作之路。“我觉得故事思维是历史科普视频的特点也是它区别于科技视频的地方。有非常多的题材可以让创作者讲出引人入胜的故事。真实具体的‘人’和‘事’更能让观众共情,持续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990年,绍兴林场的后山意外发现了人工夯土。一开始,文物部门没有在意,一年以后,后山上出现了三个深不见底的盗洞。这些盗洞不同寻常,里面不是泥土,而是青膏泥和木炭……在古代,能用得起这两样材料的,只有帝王级别。”在一期名为“介绍越王勾践父亲的陵墓”的视频里,水星用了类似悬疑片的开场。紧接着的,是更严谨的学理数据,诸如陵墓内部有10层楼高的面积,填了8米厚的青膏泥和1800吨木炭。在椁室,为了防腐引水,还张贴了140层树皮,最终,这座陵墓被考古专家辨认出是勾践父亲的陵墓。  水星时常把科普视频拍得像“侦探剧”,比如在《墓葬防盗教科书》里,她又讲了一个墓主人和盗墓贼斗智斗勇的故事,让她一夜之间“涨粉”30多万。“先用有趣的故事情节或悬念吸引网友们的注意力,再慢慢讲到较为深入的观点。”水星说道,“文物本身离大家很远,通过讲述背后的故事,去找大家感兴趣的点,能够拉近大家与文物之间的距离。”如今,博士毕业的水星在辽宁大学任教,主要讲授博物馆学方面的课程,她希望能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让这个行业传承下去。  碎片化的知识传播  对于这些科普博主来说,能够从人们快速划过的短视频里“出圈”,除了知识储备之外,不得不考虑观众的口味以及短视频传播的特性。水星在采访中坦言,她目前会迎合观众的口味,“现在能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内容太多了,在你没有很强的人设和一定的话语权的时候,不迎合观众就意味着没有人会看你的视频,你表达了什么观点就更不会有人知道。”她认为,只有在建立了一定的粉丝基础之后,人们才可能认同你输出的观点。年跃的账号名是“热爱干饭饭饭”。  年跃是中国地质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本科生,也是抖音上的地理科普博主。他的视频常常以幽默的方式引出地理知识,比如“葫芦娃是哪个省的人?”“只需要记住一道菜的名字,就可以搞定地理沼泽类的题。”在他看来,短视频平台能让大家获取听起来枯燥的知识,而作为创作者,自然先要适应平台的性质。“我会降低专业度,增强娱乐性,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体会到学地理的乐趣,了解他们平时不太会触及的领域。”年跃向记者解释道。  2021年8月,为了纪念自己的中学生涯,年跃在自己的抖音发布了一条卡点视频,其中包括他的高考成绩和大学录取通知书。让他没想到的是,评论区很多网友关注的是他成绩单上97分的地理分数,纷纷向他取经。于是,他出了一期视频,解答地理学习方法,结果一两天内粉丝涨了3万多,“算是歪打正着,索性就开始做地理博主了。”年跃说道。  在抖音上,年跃的账号名是“热爱干饭饭饭”,目前已经有近两百万的粉丝。他经常从最近的热点话题出发,对于相关的地理问题答疑解惑。前不久,冰岛黑沙滩备受关注,应网友的要求,他专门出了一期视频讲述黑沙滩是如何形成的。今年,年跃也开始尝试实地拍摄与科普。寒假的时候,他去了一趟漠河,考察那里极寒的地理成因:漠河比南北极更冷,这是因为北极地区是北冰洋,四周都是陆地,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比热容,致使在北极地区的高压漩涡南移到东西伯利亚山地附近,让寒冷的“发源地”离我们更近。  “我觉得像我们这种科普短视频不见得就是碎片化的,”年跃对记者说道,“虽然一个视频可能只有一两分钟,但其实它是把一个知识点或现象完整地阐述出来了,而且在讲述的过程中也需要你自己去动脑思考才能理解。”  在年跃这样的创作者们看来,碎片化知识未必是一件坏事,而是有它存在的意义。  刘屹靖的抖音账号叫Range四方,同为00后的他是一名专拍风暴的摄影师,和他的昵称一样,刘屹靖曾在一年内跨越中国11个省,追逐风暴24000公里,拍摄48107张图片和近百个风暴延时影像。在线下,他是中国天气、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的合作摄影师。在线上,网友们跟着他学习气象知识。刘屹靖的抖音账号叫Range四方  2020年8月9日的乌兰察布,刘屹靖拍到了十几个高质量风暴,正准备收拾器材回呼和浩特。就在太阳已经落下而天还没黑的时候,深蓝色的天空中出现了一团正在发育中的粉紫色的雷暴单体。它迅速发展成浓密的鬃积雨云在头顶炸开,闪电像瓷器的纹路一般闪现在成片的乳状云中。刘屹靖赶紧按快门拍下这难得的场面。就在这时,一个牧民走了过来。听刘屹靖说自己在拍风暴,他带着哭腔说:“你们这些摄影师要过来多拍一下我们!你知道今天下午的风暴有多严重吗?种了一年的庄稼原本都可以收了,结果全被冰雹打坏了。”  这件事对刘屹靖的影响很大,“我只想单纯地去拍风暴,但从没想过自己喜欢的东西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灭顶之灾。”他决定做点什么来帮助更多人了解气象知识,从而避免可能的自然灾害。他找到了科普这条路径,将风暴摄影与科普结合,承担气象科普的责任。2020年12月19日,刘屹靖第一次在抖音视频中标注出了“弧状积雨云”,2021年8月10日,他第一次出镜,用口播的形式解读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气象报告。“山西暴雨为何这么强?”“拉尼娜到底是什么?”“龙卷风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防御?”此后,刘屹靖经常结合新闻,为网友分析风暴的成因和后果。  在刘屹靖看来,活生生的影像更容易将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与此同时,加入科普性文字能让大众看到风暴美学之外的维度和价值。并且,作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明显提升,这也说明大众更喜欢看多维度、多元化价值的东西,如今,刘屹靖还在继续追逐风暴,也在透过自己的视频让更多的人看到风暴背后的世界。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编辑:刘湃】

中航证券在对稀土价格走势的复盘中指出,就在2022年3月,稀土价格快速回落,随后进入技术性下行通道。而在2022年8月发布的当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指标增速分别达到30.0%和29.4%,高于原先20%的同比增速,从而使供给端趋于相对宽松。此外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稀土永磁材料下游风电等终端需求走弱。

  川观新闻记者 张立东 摄影 欧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