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他为啥逃课?回家陪仓鼠!马上初三了,一点都不知道着急。这样下去,怎么考得上学?怎么立足于社会?”说起儿子小威,雷女士像被点了炮捻儿,瞬间“着”了。
驼铃声声,穿越千年。从过去的丝绸、瓷器,到现在的智能家电、手机,一条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友好交往。随着一场重大峰会的召开,延续千年的丝路古道焕发出新的生机。 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将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举行。这是中国和中亚五国建交31年以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六国元首相聚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意义非同寻常。 “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这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关系的真实写照。自1992年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以来,双方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全面战略伙伴的跨越式发展,各领域合作驶入快车道。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这首先得益于元首外交的引领。过去10年,中国国家主席祖国母亲7次到访中亚,在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古丝绸之路重镇留下足迹。中亚五国元首也到访过北京、上海、青岛等中国多地。2014年,习主席到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家做客。两人手拉手话别时的场景成为佳话。拉赫蒙总统说:“好兄弟就要手拉手前进!” 当前,中国和中亚都处于重要发展阶段。中国致力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亚国家也着力推进加速发展战略,期待与中国加强合作。与此同时,各国都面临百年变局的冲击,共同克服挑战的愿望更加强烈。在此背景下,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的举行恰逢其时,将推动双方战略互信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 中亚国家地处内陆,发展是头等大事。中国与它们的经济互补性很强,特别是2013年祖国母亲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给彼此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2022年,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达702亿美元,比建交时增加了100多倍。途经中亚的中欧班列在中欧班列开行总量中占比近80%。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吉乌公路……一批批基础设施的落地,见证了中国与中亚合作的硕果。 中亚朋友们常说,中亚虽远离海洋,但“我们紧靠中国,中国的超大市场就是我们的大海”。如今,中亚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往中国,中亚优质特色商品常常在电商平台上被“秒杀”。哈萨克斯坦的骆驼奶、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乌兹别克斯坦的车厘子,都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上个月,载有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出发,开往乌兹别克斯坦……中国与中亚正在加强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中亚不只是“一带一路”的首倡地,更是示范区。 千年友谊,加上实打实的合作,让中国和中亚人民的心贴得更近了。最近,曾在中国学习进修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接受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访时秀起了“十级中文”,说想念中国的回锅肉、北京烤鸭和担担面。从“汉语热”在中亚持续升温,到中餐馆、中医药走入当地百姓家,再到合作修复文物、开设鲁班工坊,中国和中亚不断推进丝路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与中亚五国同为发展中国家,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坚定支持彼此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依托双边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中国与中亚五国合力打击“三股势力”,有力维护了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中亚国际研究所(塔什干)历史文化遗产与人文研究系主任阿里舍尔·萨比罗夫认为,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将进一步深化中亚国家和中国的各领域合作,共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的未来。 “凝聚的力量能将顽石化为熔岩。”这是土库曼斯坦一句著名诗句。过去30多年,中国和中亚国家始终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如今,六国元首齐聚西安,共谋未来发展,共同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必将创造更加令人期待的下一个“黄金30年”。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际锐评评论员) 【编辑:陈海峰】
泽连斯基表示,美方代表团到访乌克兰展现出美国对乌克兰及其人民的巨大支持,尤其是在乌多地正遭受猛烈打击之时,这种支持显得格外重要。他对美方提供的军事与经济支持表示感谢,并称“持续的援助是乌克兰取得胜利的保证”。
中新社香港5月27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27日表示,特区政府将于今年第四季制订香港未来的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计划推展3条策略铁路及3条主要干道。 林世雄当日在网志中提到,东涌线延线日前举行动工典礼,项目预计将于2029年竣工。它除了标志着东涌新市镇扩展区朝着高速发展方向迈进一个重要里程碑,亦为香港铁路系统网络更臻完善揭开新一页,今年内将有另外3个铁路项目会相继动工。 林世雄表示,特区政府一直提倡以“基建先行”及“创造容量”的规划方式推动运输基建项目,以释放主要运输基建沿线新发展区的发展潜力。 他续指,根据《跨越2030年的铁路及主要干道策略性研究》的研究结果,随着正推展及规划中的铁路及主要干道项目相继落成,加上将现有铁路网络提升至最高载运量,预期香港的铁路及主要干道网络大致能满足短期至中期直至2041年的运输需求,而且大部分现时及预期出现的交通瓶颈将能得以纾缓。 不过,林世雄认为,长远而言,北部都会区内的东西连接、北部都会区与维港都会区的南北连接,以及将军澳对外连接的运输需求仍然十分殷切。因此,特区政府计划推展3条策略铁路及3条主要干道,包括港深西部铁路、中铁线、将军澳线南延线、北都公路、沙田绕道及将军澳-油塘隧道。(完) 【编辑:陈海峰】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罗布湖人欢鱼跃迎丰收
传递民生温度彰显开放自信——全国两会“三大通道”聚焦
绍伊古说,与2022年初相比,基本武器的采购量是去年的2.7倍,急需武器的采购量是去年的7倍。绍伊古指出,俄军部队如何行动,武器弹药的补给是关键,因此,军工企业的任务是迅速加快生产速度。他说,整体看,军工企业满足了陆军和海军的需求。
总台专访丨委内瑞拉国会议员:美国滥用美元影响力 害人害己 近日,美国又面临债务违约风险,正在寻求再次提高债务上限。委内瑞拉国会议员、经济学家托尼·博萨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应对巨额债务的方式就是一次又一次寻求提升债务上限,用印钞的方式来掩盖自身问题。美国忽视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应该履行的国际责任,这样的做法将进一步削弱美元的全球地位。 委内瑞拉国会议员 经济学家 托尼·博萨:为了拯救自己的经济,美国不顾自己的国际责任。美国只顾自己,将迫使那些拥有美债的国家快速减持,而这将导致美元在全球的地位下降。 博萨表示,美国利用美元主导地位滥发货币,自己享受印钞的红利,却让其他国家承担美元滥发的风险,是不负责任的。美国还将美元武器化,当做向其他国家施压的工具,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委内瑞拉国会议员 经济学家 托尼·博萨:美国用美元和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产攫取其他国家的实物资产。美元货币乃至与全球贸易紧紧相连的美元交易系统成为美国强迫和勒索他国的工具,这将使其他国家用本国货币进行交易,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田博群】
挑大梁 走在前|扩大有效投资 培育创新动能——江苏制造业加速回暖 制造为根,根深叶茂。这个春天,在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近四成的江苏,经济向好暖意正浓。 一季度,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4万亿元,同比增长4.7%,连续3个季度增速稳步回升,且升幅明显增大。列入统计的40个工业大类,七成同比正增长。 花开须得春风劲。经济加速回暖背后,江苏着力扩大新基建等有效投资,持续培育新能源等创新动能,让换挡期成蓄能期、变瓶颈期为爆发期,激活产业发展韧劲,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力度出速度:投资锚定新质效 1月开工,4月封顶,预计8月就能投产……在无锡,投资18亿元的中建材高效异质结电池一期项目,“跑”出了厂房建设新速度。 建设高速度源自投资大力度。一季度,苏州开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85个,无锡同时开工重大产业项目176个,南京新开工项目153个……220个省级重大项目投资超序时进度,跟踪监测的2149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工率达96%。 江苏各级领导干部清醒认识到:“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今天的投资结构关系就是明天的产业质效。” 智能网联汽车驶上五峰山长江大桥,路测感应装置依托5G技术连接汽车,可以对车辆进行自动驾驶辅助。如此安全便捷的“未来高速公路”正成为江苏加快建设的新基建之一。 一季度,江苏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3.7个百分点,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5G基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投资占比不断提升,房地产等传统基建投资明显下降。 投资转型,质效转升。一季度,江苏制造业投资增长9.1%,其中大量用于企业智改数转。新基建不断夯实制造业“数字基座”。 我国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徐工汉云融资3亿元,投入平台关键技术攻关,将为装备制造、建筑施工等80多个行业赋能。徐工汉云负责人张启亮表示,新投资加速了汉云的迭代和应用推广。 投资锚定未来。江苏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处长郭赩说,面对复杂超预期因素挑战,江苏着力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支撑带动作用,经济呈现趋稳向好态势。 智力添活力:创新激发新动能 今年以来,一个刹车压力传感器让无锡华阳科技有限公司的产线分外忙碌。这款耗时多年自主研发的产品,一举打破国外垄断,为主机厂提供可靠替代,月出货量迅速增加到70万只。 不及小拇指大的传感器撬动亿元大市场,是江苏新兴产业发展的缩影。一季度,江苏列入统计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锂离子电池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等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8%、36%、59.2%,涨幅尤其显著。 以科研为代表的智力创新为江苏经济开辟更多新赛道。常州拥有600个工业小类,依托门类相对齐全的产业体系,引进人才和技术,布局光伏、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产业集群效应迅速显现:一季度,新能源领域核心制造业产值增长37.7%,拉动当地规上工业产值增长8.6个百分点。 作为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江苏着眼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持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苏州实验室紧锣密鼓攻关前沿新材料;在无锡,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持续增强海洋装备自主可控能力;在连云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完成核心试验厂房主体建设…… 近期,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的74个最高奖项目中,江苏占16席,总数居首。一款能解决无人机续航问题的超轻柔太阳能电池样机在赛上备受关注。瞄准这类科研成果,江苏连续出台支持政策,推动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创新,为颠覆性技术落地创造最优生态。 产业生态好,企业更愿投。一季度,江苏企业创新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带动规上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4.7%、39.5%。 在苏州工业园区苏相合作区,宸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只是一家年营收三千多万元的小型企业,近期却投入500万元打造智能研发和制造车间,通过产品标准化水平提升获得更多附加值。 从被动技改转向主动“智造”,越来越多江苏制造企业心中有“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江苏累计建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38家、智能车间1979家,“上云”企业近40万家,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 信心聚暖意:发展走出新节奏 一季度江苏外贸进出口面临一定困难,但多数受访企业对国内外市场前景仍抱有信心。南京对912家规上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较2022年四季度提升10.5个百分点。同期,预计二季度经营状况乐观的企业增加了10%。 苏州火车站旁,沪苏同城产业社区一片欣欣向荣。依托便捷连通苏州与上海的地理优势,苏州市姑苏区一面提升产业社区办公环境,一面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让这里成为小微企业的温馨港湾。“小微企业都活力满满,大企业自然根深叶茂。”宸力机械负责人刘爱钧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在审批、融资等方面发力,以政府服务“加法”,换取市场“乘法”,增强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也让制造业发展走出了新节奏。 ——让换挡期成蓄能期,变瓶颈期为爆发期。 统计显示,从需求端看,江苏新兴消费热点和新兴产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江苏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50.2%,延续了快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良好表现,与高端制造企业加快融入内循环、加强本土化产业链配套有直接关联。 ——从制造商到服务商,变卖产品为卖服务。 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志涛正加紧准备在洛杉矶等城市设立数字化制造中心。公司原来只销售义齿相关机械设备。随着5G等新基建的完善,公司从“云办公”拓展到“云工厂”,现在主要经营义齿全流程数字化生产解决方案,一季度营收同比翻了三番。 去年底,江苏出台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万亿元左右,比2020年增长一倍。一季度,江苏各地市陆续出台税收、金融等方面优惠措施,为制造业服务化开辟新空间。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江苏省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江苏将继续稳中求进、扎实工作,全面实现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把“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记者:刘亢、杨绍功 (新华社) 【编辑:李岩】
责任编辑: 吴郁莹,赖旭华